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一个人去奋斗 > 第二十五节 家事

第二十五节 家事

已经离家好久了,也习惯了点点不在身边的日子,可是有时候,坐在办公室里做着事情,突然就想点点了。上班时间不许在办公室里面打电话,林小娜为了听到点点的声音,只能­射­到厕所里面去打电话。这种思念,真是怎么都剪不断。

经历了好长时间的胀­奶­以后,­奶­水终于退下去了。走出去的时候,身上再也没有一股­奶­腥味了。但是|­乳­汁却还没有完全­干­呢。每天晚上冲凉的时候,换下衣服,林小娜发现依然有|­乳­汁冒出来,只是没有像以前那样流成线了。每当这个时候,林小娜就想:如果现在回去,让点点吸上几口,|­乳­汁肯定会复原。这样想着,她就想立即回家,把孩子再带大一些了再来打工。

虽然好久没有见到妈妈了,点点却依然记得她的声音。每次打电话回去,孩子只要听到她的声音,就在电话那边叫“妈妈,妈妈”,一边叫一边伸出小脑袋四处张望,以为妈妈回来了。可是哪里有妈妈的影子呀,孩子找不到她,急得哭了。孩子在电话那端哭,林小娜的心里也特别难受。可是,她能怎么办呢?隔着千山万水,她只能把思念埋藏在心底。孩子哭一会儿,自然就会睡了。睡一觉起来,找妈妈的事情她也就会忘了。

点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天份的孩子。她两个多月就会叫妈妈,四个多月会叫爸爸。听老人们说,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人里面,孩子最先叫谁,养孩子的时候,谁就要辛苦一些。点点最先叫的是妈妈,所以林小娜自然要比张木付出更多,也比张木更加辛苦。就算点点先叫的是爸爸,林小娜也会同样辛苦。因为点点的爸爸,还得把他一半的爱,一半的责任,分给另一个家,分给另一个孩子。而林小娜给点点的,是全部的爱,全部的责任。算起来,上天对点点真的不公平,只能让她享受到一半的父爱。所以,上天也给了点点一个好外婆。都说对孩子的教育得从零岁开始,林小娜自己带孩子的时候,每天下午两点半都会放儿歌给点点听,点点也养成了按时听碟的习惯。记得有一次,林小娜忘了放碟,结果点点一个劲地说“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林小娜想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是点点的外婆想起来了,说歌碟里面有一首认识家人的儿歌,有一句话是“爸爸妈妈都爱我”,她就记住了这句话,吵着要听碟子呢。母亲在家里面,除了带点点,还要做家务呢,不知道点点能不能按时听歌碟?张木家里的人也知道,林小娜的母亲并不是一个闲人,可是他们谁也没有站出来说帮忙带孩子,似乎这个孩子的骨子里面没有流淌着他们家族的血液,似乎他们并不知道点点的存在。不过,谢天谢地,就算张木的家人不关心点点,但是点点却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着。

这天早晨,林小娜打电话回去,母亲告诉她,她正在车上呢。点点感冒了,得抱着她去县­妇­幼保健院去打针。林小娜问母亲:“点点病得严重吗?”母亲说,前几天病重很严重呢,不过现在好多了。母亲还说,点点生病好几天了,乡村的医生医术实在是太差了,她不放心把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交给他们治疗呢,所以就送到­妇­幼保健院去看病。医生说,要治好点点的病,得打一个星期的吊水,又不给点点开住院单。本来可以领了一个星期的药水回去,请附近的医生打针的,可是母亲还是不放心,怕那些医生把药水换了,所以坚持每天抱着点点去保健站打针。家里离县城远,每天天一亮,抱上点点出发,去坐开往全城的第一班车。打完针,已经是下午了,又急急忙忙地抱着孩子去车站坐车回来。从村口坐车到县城,得要两个小时。从家里到村口等车的地方,有两里路。从县车站到保健院,也是两里路。母亲抱着点点,一天要在车上坐四个小时,还得走八里路。

林小娜出发的时候,对母亲说过,只要是与点点有关的事情,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她,包括点点生病。可是母亲在点点病得最严重的时候,还是没有忍心告诉她,怕她知道了会担心,而影响到工作。现在点点的病都快好了,她才说出来。可以想像,母亲带点点的这段日子,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带好了孩子她无功,但是没有带好,她就有罪。当然,就算没有带好孩子,林小娜不会怪罪到她头上,但是张木以及张木那边的家人,虽然他们没有帮忙带孩子,可是当孩子跟着林小娜的母亲有个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跳出来数落她的不是了。仔细想起来,母亲是一个大难人。似乎自从母亲生了三个女儿以后,就没有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早些年家里穷,每到孩子们快要上学的时候,母亲就挨家挨户地出去错钱,给她们凑学费。好不容易盼到孩子们都毕业了,有工作了,家里的日子也好起来了。如果林小娜找个男人,光明正大地结了婚,孩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婆家露面,也不用劳驾自己的母亲带了。想起这些,林小娜心里就觉得愧疚。

林小娜积知道自己该为母亲做些什么了。家里和自己同年的土木结构的房子,已经长满了白蚁,而且快把整栋房子蛀空了,房子岌岌可危。去年在家的时候,林小娜承诺过,建房子的时候,她一定会出钱。家里已经商量好了,到了下半年,无论经济有多么困难,都要推倒老房子,然后风风光光地把新房子建起来。不能让村里的人小瞧了他们。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