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中国骑兵 > 第四章

第四章

斥候骑兵(1)

第四章

斥候骑兵

在班长的“帮助”下立了功,刘春雷却并不觉得开心。

胡彦明新官上任,对班长的职责看得很重,无论内勤外勤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从早到晚催促着做这做那,把全班人搞得手忙脚乱,大家都觉得不痛快。私下里,胡班长还要求大刘多注意战友们的言行举止,发现什么不良苗头就及时向他汇报。“这不是让我当­奸­细吗?”作为师弟兼部下的刘春雷觉得很别扭。

10月的一天,大刘在营地外面遛马,遇见了刘金魁。整编之后,“川老汉”就进了斥候队。这时候,他身穿便衣,手里捧着一把酸枣啃得津津有味:“大刘,我们那里缺人手,你愿意来不?”

“愿意,愿意啊!”

“那好,我帮你说说去。”

第二天团部命令就到了:抽调刘春雷同志担任斥候骑兵。

斥候,也叫“远端前卫”,任务是在部队行进时担任越前搜索,驻营时担任远方警戒。斥候骑兵兼有袭扰、钳制、侦察、通讯支援的功能,用大刘的话来说,就是“­干­骑兵游击队的活”。

刘春雷能当上斥候兵,首先因为他是冀南当地人,情况熟悉;其次是他骑乘技术好,上马下马一溜烟,有着“抢毛巾”把“韩猛子”拽下马来的成绩;再加上他刚立了战功,表现不错,够勇敢。

一般情况下,骑兵很少分散行动,但斥候兵就不同了,经常三五成群或者单枪匹马地在外游荡。当时有句话:“吊儿郎当通信兵,东游西逛侦察兵,吃香喝辣勤务兵。”这斥候骑兵的活动空间更大,出了营地就像是放了羊,如果管理不严可真不得了。所以,骑兵团在挑选斥候兵的时候就规定“五不要”:在旧军队当过兵的不要,­干­过土匪的不要,吸过白面的不要,有流氓习气的不要,身体弱、胆子小的也不要。

斥候队归团部直属领导,由团参谋长兼任队长、政治处主任兼任指导员,战士们出勤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汇报工作。出任务时必须遵守“六不准”:不准杀人,不准抓人,不准罚款,不准纳捐,不准缉私,不准没收东西。骑兵随时随地都要注意维护部队形象,对人民群众客客气气,否则就是犯了军纪,回来是要受处分的。

斥候骑兵通常是三个人一个小组,可刘春雷他们这个组却是四个人,除了刘金魁、颜胜才,还有个十五岁的小战士崔连喜。

还是在南宫县的时候,骑兵们去看“火线剧社”(吕正­操­部队的剧团)演出。开演之前照例是首长讲话。陈再道司令员满嘴的湖北口音,除了“打、打、打”,就是“抗战到底”,十句话中有五句半听不懂。

听不懂也鼓掌,鼓完掌就看戏。演的是话剧《雷雨》片段,台上的人激|情投入,十分卖力;台下的人却看得稀里糊涂。这又不唱又不跳的,老爷、少爷、太太、丫鬟,搞的是什么把戏?

《雷雨》过后,总算有好看的了——舞台上挂着老大一张地图,一个日本鬼子气势汹汹地冲上来,把写着“沈阳”的一块撕了。有个小姑娘拦住说:“不许撕!滚出去!”鬼子用刺刀把她打倒,把“沈阳”咽了下去。接着又撕“东三省”,又撕“北平”、“南京”……每次都有小娃娃上来拦阻,每次都被鬼子打倒。不一会儿舞台上的小孩子就躺倒了一大片,日本兵把这些地方全吃了(这演员也够辛苦的)。眼看就要撕到写着“南宫县”的冀南一带了,台下的观众齐声高呼:“不许撕!小鬼子滚出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时候,台上跳出一个腰扎宽皮带,手拿木头枪,眉清目秀、­精­神抖擞、十分可爱的八路军小孩,大喝一声:“咄!住手!冀南陈再道在此!”然后三两下就把鬼子撂翻了——这小家伙就是崔连喜。

小崔­干­掉鬼子兵,把手枪往皮带上一Сhā就开始作报告,讲的还是刚才陈再道说的那一套,字正腔圆,大伙都能听明白。讲话完毕,大家鼓掌,心说:“假司令讲得比真司令好听。”陈再道司令员也很开心,上台去和“小陈再道”握手。小崔趁机要求参加八路军骑兵团,邓永耀政委当即就把他收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