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跑出来的敌人实在太多,四连来回冲杀也忙不过来。在平地上乱跑了一阵的赵支队也醒悟了些,急忙向东面大堤上冲,想抢占制高点。眼看敌人就要上大堤了,堤上突然又出现了一支队伍——那是况政委带领的一连!
敌人一下子就被压下来了。这时,二连和三连也会合赶到,把赵支队压到了一块洼地里,惊慌失措的顽军就在这里投降了。
刘春雷没有参加大索庄的战斗,当时,他正在外面扭秧歌呢。
滨河县是新开辟的根据地,这里的老百姓对八路军不大了解,好多人一见到部队就跑到荒野里去,即使没有跑走的,也是躲躲闪闪,搞得我们的工作很不好开展。要发动群众,就要先从消除顾虑、活跃气氛、加深了解做起,因此,八路军派出秧歌队,跟着宣传干事走村串户去演出。
秧歌队分男女两组。那时候骑兵团没有女兵,女角都由男的扮演,刘春雷面貌秀气,就装扮成了大姑娘。每次到了村口,就敲锣打鼓开始演出。男的挥舞霸王鞭,用一根竹竿系上两串铜钱,挥舞起来“哗啦啦”直响;“女的”就端着荷花灯扭来扭去。手舞足蹈一阵,大家开唱:
新年到,隆里咯隆!新年到,咯里咯隆!
男女老少大家好,嗨,大家好!什么好?身体好;什么好?团结好,团结好来打败日寇立功劳。
隆里咯隆,咯里咯隆!
新年到,隆里咯隆!新年到,咯里咯隆!
人人拥护抗日军,嗨,抗日军!什么军?新四军;什么军?八路军,八路军来打败日寇立功劳。
隆里咯隆,咯里咯隆!
…………
部队扭秧歌的时候,地方干部也跟着,县政府、妇救会和“青抗先”都借机发动群众。老百姓觉得八路军亲切可爱,也就消除了戒备心理,高高兴兴地从这个村尾随到那个村,不仅开心地看,有的也跟着唱跟着学。大刘脸上的胭脂口红被汗水洗掉了,还会有小媳妇嘻嘻哈哈地抢着帮他抹上。
骑兵团打大索庄,事先没有通知地方政府,秧歌队的人也就不知道。
那天早上,大伙化好妆刚开始表演,骑兵团派人来向县长报告情况,说是大、小索庄战斗已经打响。演员们一听这消息,哪里还顾得上唱歌跳舞,连妆也不卸,骑上马就跑。
跑到小索庄附近,发现几十个逃出来的顽军,骑兵立刻组队冲击。有个家伙刚把机枪架到沙丘上,就被大刘冲上去一刀砍了。其他的人吓得举手抱头不敢动弹。紧接着,又接连冲出来几伙敌人,八路军就摆成阻击线射击。打了一会儿,对面的敌军官从枪声中听出了名堂,说“没办法,遇到老部队了”,于是缴枪投降。
秧歌队押着七八十个俘虏赶到大索庄,战友们看见他们的模样都哈哈大笑。
俘虏兵们也觉得奇怪,这花里胡哨的队伍是些什么人物?涂脂抹粉,穿红着绿的,还很能打仗。
打扫战场的时候传来一个新闻,通信员李大鹏一个人抓了九十多个俘虏!这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李大鹏就是“半截秀才”皮皮。他曾经是刘春雷手底下的兵,因为有个掉马的毛病,被调到团部当通信员去了。
说起来,李大鹏骑马的技术原本不错,上马下马一溜烟,乘骑冲刺、越障的动作也很利索,可就是一听见枪响就从马背上掉下来。在骑兵看来,战场掉马是胆小惊慌的表现,可皮皮不承认,说自己是兴奋。
“兴奋是啥玩意儿?是害怕吗?”
“不害怕,兴奋是高兴!”
“高兴?你高兴了从马背上下来干啥?”
“……呜呜,哇哇哇……”
刚开始的时候,皮皮分在四连,后来四连不要他了,又调到二连刘春雷这个排。结果枪一响,他还是从马上掉下来。刘排长就跑去找领导:“你们把大鹏弄走吧,免得以后出了什么事,我对不起老舒处长。”团长没办法,只好把皮皮弄到团部当通讯员。
大索庄战斗打响以后,曾玉良团长派通信员去二十一团通报情况,说:“我们这边的敌人出村子比预想的要快,有可能会逃往小索庄方向,请他们有所准备。”皮皮接到指示,打马就走。
骑马赶到小索庄,二十一团也四处追击敌人去了。没找到团领导,皮皮就信马由缰在野地里乱转。
离河堤不远有一片瓜地,稀稀疏疏地长着些枣树,还有几处被水冲毁后废弃的房子,皮皮路过这里的时候听见里面有声音。要是换了别的战士遇到这种情况,起码要先侦察一番再作打算,可皮皮却不管这些,直接策马就过去了。到了跟前一看:呀!好多敌人……
好个小皮皮,关键时刻一点也不含糊,嘴皮子照样利索,大声宣布:“我们八路军,开来了十个团,现在已经把你们包围了。不投降没好处,投降才是聪明人!我们八路军是宽大俘虏的,现在我给你们讲政策……”
◇◇欢◇迎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