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闲聊的时候,黄敬书记就翻看骑兵团带去的宣传材料,突然笑了起来:“知道吗?这篇文章是在把你们比做曹操呢。”
这让大家吃了一惊。原来,大索庄住着一个老学究。战斗结束后,地方干部希望当地老百姓写个文字材料,群众就推举了他。于是这老先生写了篇骈体文,咿咿呀呀的,满是“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之类的好话,大家觉得水平挺高,就送上来了。
黄敬说:“这文章是借用了官渡之战中‘河上老人箪食壶浆’的故事,地点差不多,意思也不坏。只是,我们八路军不是什么真命天子,也不会相信殷馗那样的神仙道士……”
大伙听得目瞪口呆。黄敬书记是浙江绍兴人,是共产党里有名的大才子,要不是他把关,这篇文章登到报纸上可就出洋相了。
这里一波未平,那里一波又起。
阎揆要参谋长以前在西北军的时候也带过骑兵,于是就和骑兵团的干部大讲骑兵战术。正说得高兴,作战参谋边乔反驳他说:“你的打法不对,骑兵应该回旋于内外线,主动寻找利害转变点;现在要求骑兵沿中心轴线向外推,只能是短促出击,效果不好。”
阎揆要参谋长是黄埔一期的,边乔参谋是东北讲武堂九期的,两个军校生辩论了一会就吵了起来,西北军和东北军互不买账。吵着吵着,边参谋昏了头,突然冒出一句:“现在的根据地就像鸡拉屎一样,东一摊西一摊,中看不中用……”
这句话可就惹祸了。
先前争论骑兵战术,首长就已经不耐烦了,现在居然敢批评到根据地建设上来。杨得志司令立刻就拍了桌子:“撤职!处分!”这边乔也真犟,敬了个军礼就出了会议室。
大家都觉得奇怪,边乔平时闷头闷脑的不爱吱声,怎么一开口就点这么大的炮仗!况政委说,还好是遇到了黄敬书记和杨得志司令员,这要是放在早些年的红四方面军,有那句话都够枪毙几回了。要知道,冀鲁豫的根据地建设是刚受到党中央表扬的呀!
不管怎么样,边乔的职务是没有了。当时,作战参谋是营级干部,边乔被一撸到底,去通信队背电台,摇发电机。
其实,边乔的火气这么大,多半是因为不愿意让骑兵团去开荒种地。职业军人出身的他,对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不理解,有抵触情绪。
在冀鲁豫军区的这次会议上,党委书记黄敬向骑兵团传达了一个新任务:到沙区去帮老百姓种地。原来,由于旱灾,许多老百姓都丢下土地逃荒去了,为了不耽误春耕,军区要派部队去参加生产救灾,帮群众补种庄稼。
※※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