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三生有幸 > 第10章

第10章

明珠叩响书房的门,里面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进来。”

卫青在书案前盘膝,手里捧了一卷竹简。明珠走进一看是隶书写成的“淮南子”几个字。

卫青放下竹简,让明珠在正对面的葡垫上坐下。

“病可好了?”

“多谢府里的照顾,没有大碍了。”

卫青摆摆手,起身站立朝明珠作了个辑:“老夫代去病赔不是了。”

明珠一看慌忙站了起来,她扶了卫青:“大将军千万不要这样,明珠受不起!”

卫青直身长吁一口气:“去病自小是被人宠着长大的,不免有些任­性­。明珠,你要是一意想跟了他,你得吃些苦了。”

他示意明珠坐下,把《淮南子》一收,饮了口茶慢慢说道:“平阳把皇上的意思向你说了?”

明珠点点头。

“不过,你可以放下心来。今日我进宫里见了皇后,听皇后的意思是皇上并没有说要你。”

君心难测,一个意思还要通过怎么多人旁击侧听。

明珠心里嘘了口气。

卫青把粗糙的大手往怀里一揣,又说道:“今日叫你来是想把几件事跟你说一说,以后怎么做也好有个底儿。免得受了小霸王的气,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他的表情不再轻松:“不怕你笑话,去病长大的环境里见的,接触的有许多是放浪形骸的女人。我姐姐少儿,也就是去病的娘,是个风流的主。当年喜欢上了同在平阳县一个叫霍仲儒的,这本不是什么大事,选个时机两人结亲就罢了。可是少儿却偏偏躁急,与霍仲儒私通生下了去病。之后又耐不住寂寞又看上了陈掌,也就是去病现在的继父。因为母亲作风,他自小留了个厌恶。越长大就越跟她疏离。除了他自己的亲娘,还有些宫里的的亲贵小姐也是他鄙夷的。他要是在意你的言行就说明他在意你的人。他对自己将来妻子的专守相当严苛。这些他自己有没有跟你说过?”

明珠摇头,“他跟我说了他的这个厌恶,但没说原因。”

“他是个私生子,他得受别人的冷眼折磨,还得受自己心里的孤独——没有爹。老夫也是个私生子,自小受了许多皮­肉­之苦,这并不算什么,全当是强身健骨。但至少我还有些兄弟姐妹,还有些同是苦娃的玩伴。去病却没有。他出生不久我们卫家已经显贵,自小出入宫廷,事事有奴才侍候,可谓养尊处优,自小却没有什么说话的人,他偏又生了个孤傲的­性­子。他虽没有受过什么皮­肉­之苦,但是苦的是他自己的心。明珠,去病心里有份苦有些解不开的疙瘩是外人不能理解的。”

“是。”她说。有些事情她知道,但是他的心情她却从未理解过。

“老夫可是从来不过问这种男女私事的,这次是头一回,单为去病。他虽然霸道,但确是卫家的宝。皇后和皇上心里都疼他疼得紧,对他的事也比别人的上心。这回皇后说了,她想见你。”

“见我?”

“你去准备一下,过两天就进宫。放心吧,只是叫你去陪皇后住一段时间,与皇上那回事没关。”

明珠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你还信不过老夫吗?”

“那倒不是。”

“那就好。过些日子是上元灯节,必定会热闹,你去了不会闷的。我会让公主给你打点一下。”

明珠正疑惑着,卫高进来说:“将军,门外有个自称是齐人宁乘,说是将军的客。”

“是老夫的客。请吧。”

明珠听了站起来给卫青行个礼。

“皇后为人宽厚,你去了不必见外。”卫青站起来说。

明珠点头告退。

出了书房,正巧碰上卫高带着一人进来。那人手里提了个破包袱,穿了件打了补丁衣裳,脚趾露出鞋子外面,在积厚的雪里显得落魄寒碜。他脸上却是一副惬意逍遥的模样,就仿佛自己身穿的是华锦玉缎毛皮厚靴。

明珠瞧着他就想起了一句诗:“别人看我喝着最低劣的烧酒,我却在风中行走。”

想到这不禁觉得这人有意思,便朝他客气的行了个礼。

他也还礼:“小人宁乘,见过小姐。”

明珠一笑,转身走了。

带几件棉衣,几双鞋子,明珠也就没什么可收拾得的了。她本是穷人一个,全身家当就是她自己这个人。摸着霍去病叫人送来的几件棉衣,又想到卫青的话,她心里难受起来。

明珠来到后院找到得茜,说了来问些纸张和竹篦用。得茜见了明珠忙放了手头的活去库里翻找。

明珠正等着,看见一人倒背了手在院子里闲逛。仔细一看,原来是那日的宁乘。他今日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袍子,整个人的衣着与那天的寒碜大相径庭。他见了明珠便过来行礼。

“是宁乘先生。”

“见过明珠小姐。”

“你怎知道我叫明珠?”

“宁乘近些日来吃住在府里,闲来无事,认几个人还不是简单。”

说了几句话,得茜便回来了,抱了一堆的竹篦和一卷白纸。

明珠接了东西转身告辞,走了几步又回头:“宁先生若是很闲,不如来帮明珠一个忙如何?”

“宁某深感荣幸。”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很小的时候,姑父带着明珠做过许多,什么荷花灯,走马灯,孔明灯统统都玩过。现在做起来已经是轻车熟路。

明珠把图样画出,定下大小,裁剪好纸张。一件一件告诉了宁乘: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

宁乘很不解,这种灯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稀罕,为何要做得这么细致讲究。明珠却闭口不解释。

燕青拿来熬好的浆糊,明珠带着他们两人先动手扎一个。卫伉听说明珠在做好玩意,也跑来凑个趣。一时间院子里好不热闹。到天黑的时候才做好了两个。

明珠看宁乘一幅大材小用的样子,觉得扎几个纸筒实在是委屈。便笑着把卫伉和围观的人都赶回房去睡觉,只当着燕青和宁乘的面放了一个。

宁乘看着高高升起的孔明灯张大了嘴合也合不拢。

“这会儿知道,明珠是重用先生了吧。这等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先生心灵手巧才做得细致。”

宁乘敬佩的朝明珠拱了拱手,说不出话来。

明珠又拉了燕青的手:“这是个秘密,不能跟别人说着白纸桶扎来是­干­什么的,待到上元灯节的时候我自会找人来取。明天我进宫,这是就全交给你和宁先生了,到十五之前你得给我扎足十九个!”

第二天早上,明珠和平阳公主正乘了马车朝皇宫的方向去。

先是初一的元旦节接着是十五的灯节,长安街上的喜气一直延续着,明珠探出头来看来往的行人。

“咦?那可是去病。”平阳说道。

她让马夫把马车赶得近了,明珠看见霍去病立在一驾马车旁,车厢的外观华丽堂皇,一个女子穿了杏红­色­鸟兽纹的绕襟蝉衣从里面下来。

“去病!”平阳叫了一声,霍去病和杏红衣裳的女子同时回过头来。

“吆,这不是卫长吗?”

“卫长见过公主。”

平阳回头对明珠说道:“外头是卫皇后的长公主,下去行个礼。”

明珠应了。

卫长公主不过十五六的年纪,娇媚之中还带了稚气,见明珠下来本没有在意,但是听她一句“明珠见过卫长公主”眼睛却盯着不放了。

“你就是明珠?”

明珠点头。

霍去病伸手扶了明珠:“病都好全了吗?”

“嗯。”

他看她身上,她今天穿的是他叫人送来的衣裳,披的是他的裘皮大衣。他笑说:“那天我在皇后那挑衣裳,就说这件你穿了定好看。你穿白­色­最好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