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大女三十 > 第九话 礼成于火锅店(3)

第九话 礼成于火锅店(3)

我顺着我妈的话麻利往下爬:“那新床好不好看?郑伦自己买的,我还见都没见过呢。”我妈不答我,反问:“那你刚才还不上楼看看?”我指了指手机上的时间:“这都已经迟到了。”我爸终于发话:“你急什么急?一点儿女孩子的矜持都没了。”我瞪他:“如今我只讲求效率。”女孩子?我早就不是了。

唐家三口到时,郑家三口已经到了。再见郑伦,我心头竟别有一番情愫。他的小卷头发依旧,浓眉大眼也依旧,他西装革履,在这旁人皆撸胳膊挽袖子的火锅店中独树一帜。他比他站着的妈妈高出一头,比他坐着的­奶­­奶­魁梧一倍。哦,对了,她们也是我的妈妈和­奶­­奶­了。我心头那番情愫,应称之为陌生的温暖,像是自己即将被好心的陌生人家收养。

郑伦见到我们,迎上前来,深深一鞠躬:“爸,妈。”这下,我妈既尴尬又激动,涨红了脸。至于我爸,眼角和嘴角同时一抽,有如革命战士不幸中弹。我体谅他:这么一素不相识的小伙子冷不丁叫谁一声爸,谁都得抽。

郑妈妈也迎上前来,我红着脸:“妈。”这声一出口,我紧绷绷的经络终于放松,心头巨石也终于入土,像是完成了一件极难完成的任务。从今以后,我再嚷嚷出这“妈”字,就会有两名中老年­妇­女应声而至了。

还是“­奶­­奶­”这称呼好,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共用这一词。

我们围坐一桌,我爸妈向­奶­­奶­问好,称她为“郑伦­奶­­奶­”。­奶­­奶­祖籍山西,话少,有口音。那一次我初登郑伦家门时,­奶­­奶­问过我老家是什么地方,我说老家是天津。­奶­­奶­又问:“天津什么地方啊?”我自作主张答得笼统:“市里。”接着,耳背的­奶­­奶­点点头:“哦,顺义啊。”我气馁:这一笼统,从天津市里就直奔北京郊区了。­奶­­奶­今年八十二岁,拄拐,因为一年前往床上坐时没坐好,坐在了地上,伤了大致是胯骨的那么一块骨头。从一年前的卧床,到今天的拄拐上下五层楼,老太太真可谓坚忍不拔。

一般人家吃火锅都吃得大同小异,无非是牛羊­肉­、海鲜、豆制品再加菌类若­干­。我没话找话:“啊,真巧,我们两家人口味差不多呢。”郑伦一听,附和道:“啊,是啊,真是有缘分啊。”可我再一细想想:这话真是做作,吃火锅能吃出什么口味差别来?辣与不辣?也就这个了吧。

我两个妈面对面坐着,互相偷偷地瞄看对方。我亲妈虽年长我婆婆三岁,但在皮肤上却略胜一筹。她热爱健康的作息,也热爱用黄瓜皮和­鸡­蛋壳里残留的蛋清美容。她们的发型如出一辙,耳上或耳下,中卷或大卷,只取决于当下距她们上一次去理发店的时间是短还是长。我再看向郑伦头上*的小卷,那效果,与理发店无关,只出自美发店。我两个妈的身形也相差无几,一米六出头,不胖不瘦,但腰间有赘­肉­。到了她们这把年纪,谁没赘­肉­只能代表谁没福气。

长方形的桌中央,铜锅内沸沸扬扬。我一直推崇铜锅和木炭的原汁原味,那不是这钢那钢和这炉那炉等现代科技的产物可媲美的。

我和郑伦面对面,锅上升腾着朦胧的水汽。我们四目交织,我直觉沧海桑田也不过一瞬间。可真的才一瞬间,郑伦的额头就滴下一滴汗来。我为之一振,觉得美好画面如泡沫般稍纵即逝。我低声道:“­干­吗穿西装,吃火锅多热。”郑伦倒高声:“第一次见叔叔,我当然要穿得正式一点啊。”当然,之后他又匆匆改口:“不是,是见爸。”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