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百年恩公河 > 2.送圣灯(3)

2.送圣灯(3)

二是由国民党县党部下文组织全县民工,并维护施工的安全;

三是工程资金一改往常,不抽人头税,从田亩税、商业税等杂税中筹借;

四是为防止有人借筹措工程款之机中饱私囊,由教会派人直接监督。

这份黄道林纸协议,如今静静地陈列在莲州党史馆中。它是中共白区###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并作为海老革命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朝下,海水清受神甫的委托,摇身一变成了恩公河工程总指挥,简称为“海河头”,

指挥部的牌子就挂在莲花山教堂门口。

另两位中共莲花山支委成员——绰号“鹰爷”的海大鹰和以行医为掩护的盛世贤,也摇身一变成了副总指挥、“副河头”。

工程进行得很顺利,恩公河堤加宽加高数尺,赶在汛期到来前完工,当年就安澜无恙。

利用敌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为老百姓­干­实事,海水清开创了中共在白区工作的新局面。

沿河的老百姓,对“海河头”尊崇有加。他尤得民心之处,是视金钱如粪土,大把大把的工程款从手上滚过,他不贪不占不动心。举家一直挤居在恩公祠的一间土屋里,吃五谷杂粮,穿褴褛衣衫。老百姓对此有口皆碑,说古有包青天,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我们恩公河两岸的老百姓,也幸遇“海青天”了呀。有流传至今并分别收进《莲州地区志》、《莲州地区党史》的民谣为证:

恩公河,恩公河,

河畔百姓眼泪多。

直到出了个海水清,

百姓的日子才轻松。

“海河头”,“海河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