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817项目成立之初来说,研究组根据德州和禹城扒鸡公司的要求,培育出了第一批品种送过去;
结果在制作扒鸡的时候发现,这些肉鸡固然成本很低,风味也还保留的不错,但却存在着鸡腿较短,无法盘固成型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鸡胸皮较薄,在卤蒸过程中容易破损,破坏卖相的问题。
按理说,同时出现了两个会影响商业价值的问题,817项目应该以失败告吹了是吧?
但结果是不。
仅仅只过了一两个月,研究组就又提供了一批样品过去。
然后令人惊讶的是,腿短,鸡皮薄的问题,同时被解决了,然后顺利成章地成为了后来扒鸡的专用品种。
这就是817杂交肉鸡的牛叉之处,只要不超过它的父母本的特征极限,你在合理范围内提出任何性状要求,它都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把你的要求满足掉。
这一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细致化,变得愈发具有竞争优势……事实上,后世817杂交肉鸡能在国内庞大无比的肉鸡消费市场上占有接近三成的市场份额,凭借的就是这个。
只不过很显然,包括817项目组在内的齐鲁农科院所有的科研人员目前都没意识到自己捣鼓出了一个多么了不得的玩意。
因此,听见杨默竟然就是因为瞧中了这个,才不惜豪掷五百万搞了这个联合养殖场,李国福顿时有些愕然。
杨默见状,连忙解释道:“李老师,我也不瞒您,如果817杂交肉鸡只能培育出专供扒鸡制作的那个品种,其实是不太符合我们的需求的……毕竟德州扒鸡讲究个形体匀称,要求整鸡骨肉适中,而且是以小型肉鸡为佳;”
“但默默百炸的主要产品是鸡排,制作鸡排的原料主要是鸡胸脯肉和鸡大腿,因此采用扒鸡的品种,肯定是不合适的……哪怕它的饲养成本再低,出栏速度再快,也不合算,毕竟人工成本和设施成本在那放着呢,跑不了;”
“简单来说,如果817项目不是具有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肉鸡品种性状的特征,我还不如再多花点钱,直接从国外引进白羽鸡算了……虽然这个品种如果没有经过本土驯化的话,会存在着水土不服、易生病、饲养难度大等缺点,属于妥妥的药罐子,风味更是和本土鸡没得比,但所谓一白遮百丑,它的出肉率客可是在那放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