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国:你放心,三大爷,只要价钱不贵的古董,我都会给你一部分辛苦费的,不让你白辛苦,不过你也别弄假的给我,我只是没有渠道去购买,不代表我不认识古董,我家里那么多书可不是摆设。
三大爷:看你说的,咱们一个院的,你有好事都想着我,我能不尽心尽力吗?你就放心好了。说完两个人就回去了!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程立国不自己去买,有钱还买不到好东西?还别说,程立国真不认识古董,主要是程立国两辈子都出身低微,没接触过古董这玩意!
对古董也只是停留在书面图片上,让程立国对着古董说个一二三来,还真不行!
别看后世电视节目里那些专家对古董说的头头是道,鉴别起来先看这再看哪,其实在真正的专家眼里那什么都不是。
物如其人,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它都会散发一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气韵!就好比看一个人,一样的穿着打扮的两个人站在一起,有文化的那一个就会给人一股诗书气息,没文化的那个就感觉是沐猴而冠!
再比如我们看一棵千年古树,它就会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像看见庙里的神像一样,想要顶礼膜拜。虽然它本质只是一棵树,和自家院子里的石榴树没什么区别,但千年历史,岁月沧桑就赋予了它一种厚重感。
说到这都有点玄学的意思了,扯远了。但鉴别古董就是这么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
若说在当下时代,谁是鉴别古董的行家?毫无疑问,肯定是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八旗子弟们。
或许还有人会奇怪,难道程立国不怕三大爷弄赝品来忽悠自己?这个还真不怕?这个年代不是后世,首先造假技术还不成熟,就是有也是针对那些名气大的古董。其次,市面上古董太多了,真的都要不了,有必要造假?
古董要作假,那肯定也要有几十年的岁月才能以假乱真,可向前推几十年那就是清末民初,哪怕现在买个假的,以后也是真古董了。程立国不担心这点。
现在就等着三大爷行动了,程立国的收藏之路就此开启了。程立国也不打算让三大爷一个人去寻找,以后有机会还要多找几个跑腿的。
没过几天,三大爷看见程立国推着自行车回来,就走到程立国身边,轻声说:有收获了。
程立国:一会老地方。
程立国匆匆回家把东西交给秦京茹就出来了。
三大爷做贼似的从怀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没注意的话还以为三大爷也舍得买烤鸭了。
三大爷:立国你看看这个,这是我一个退休了的老同事家里的,我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