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里的调令和聘书,李彤和杨燕感觉一点都不真实。
可是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红色的印章是那么的鲜艳,说明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或许,她们要和这个并不是太美丽的小山村,告别了。
李彤看着张国豪:“小弟,我们……”
张国豪微笑着说道:“姐,你们安心回去吧,不用担心我。记得回去告诉爸妈,他们的儿子结婚了,有机会我带着媳妇回去看他们的。”
“替我好好照顾父母!”
没有生离死别,没有声泪俱下。
李彤和杨燕跟着年轻人离开了海边,走上了重返四九城的路。
日子还要继续,李彤和杨燕走后,公社又重新安排了两个知青过来了,分别是李晨和王伟,两个大小伙子,干起活来,可卖力了。
春去秋来,自从李彤和杨燕他们走后,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了。
1975年的秋天,龙心村公社的海边,捕鱼支队已经扩充到了12人之多,他们的捕鱼工具,也不再是一只只小小的鱼篓,捕鱼范围也不仅仅只是岸边了。
几年前,张国豪就带着捕鱼支队的成员,用木头手工制作了渔船、渔网,有时候一网补到的鱼,就已经有数百斤了。
除了捕鱼支队,桃树栽种支队的成绩,也是十分的喜人。
在支队成员的细心呵护下,桃子每年能给公社带来数万元的收入,在七十年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周边的几个村子,情况虽然没有龙心村这么好,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至少不需要为钱粮而苦恼了。
龙心村公社。
朱清将一份红色的证书和一枚徽章,郑重其事的交付给了张国豪,说道:“扮演贾梗同志,从现在起,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士了。”
张国豪也同样十分珍重的接了过来。。
六年来,他一直信奉着当初的承诺,扎根龙心村,可以这么说,龙心村现在的成绩,超过80%都是因为张国豪才有的。
“恭喜你!”朱清上手握住了张国豪的手。
“还有一件事情。”朱清握着张国豪的手,说道:“你向上面的申请,组织上已经同意了!”
“真的?”
朱清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
张国豪连忙解释道:“不是,我只是太激动了,没想到组织上,这么快就同意了我的申请。”
“你看看吧!”
说完,朱清打开了抽屉,拿出了一个枣红色的证书递给了张国豪。
将证书接到了手里,两行清晰的字迹,映入了张国豪的眼中。
“居民户口簿”
“江南省公安局”
张国豪激动的说道:“谢谢朱队长,谢谢组织的信任!”
没错,张国豪已经向上面申请了,将自己的户口迁到了龙心村,从今天起,张国豪就是真正的龙心村公社成员了。
“知青”这个身份,正式成为了历史。
朱清说道:“扮演贾梗同志,现在我来宣布一项组织的任命……”
“扮演贾梗同志,经公社成员选举、上级领导批示,正式任命你为龙心村副村长,全面负责捕鱼支队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