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林志超的精力在航运、拉链、塑胶、服装、地产上,如果塑胶和服装走上正轨,他又可以很快脱身。地产虽然没有做项目,但林志超依旧坚持学习,特别是关注欧美建筑发展,即高楼大厦的发展。
又聊了一会,林志超便将事情交给赵明义,毕竟他现在连鳄鱼恤具体在哪个部门都不知道。只有待赵明义明确信息后,需要他出手时,他便参与进来。
香港的码头,林志超带领环球航运管理层,目送金安号离港,并朝着东京驶去。
而另外一艘金山号,也在前两天离港,朝着东南亚驶去。
两艘货船都只装了三分之一的货物,大概就是3000吨左右,这就是初入行的代价。
好在,林志超并没在意。
“老板,我们正在加强业务能力,会逐步提升载货量的!”环球航运的业务经理高启强,立下军令状。
他是粤省人,在香港厮混了很多年,如今总算遇到明主,自然渴望证明自己。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可以理解,毕竟万事开头难!”
一众高层松了一口气,老板沉得住气。
要知道,按照现在的载货量,一艘船至少需要两年半至三年的时间,才会将购船的钱回本。这在航运上,已经是经营不佳的体现。
毕竟二战后,世界航运形势还是很不错的。更何况,船还是二手船呢!
林志超本人却明白,航运就是靠机会,碰到好行情,价格可以翻三四倍都不在话下;就是半岛战役,翻两倍也是妥妥的,不仅仅是价格翻倍,业务量也是翻几倍。
在航运形势最好的情况下,一艘旧船一年可以赚一艘新船,这就是海上印钞机。
“你们觉得跑航运什么最重要?”林志超询问几个高层。
“信息最重要!”众人几乎是同时说道。
这个差不多都是共识!
随后,冯永发说道:“信息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关系着海上安全的问题,恶劣天气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求避风港。”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直通电路(无线波),以后各地的船只可以通过这个电路,把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报告,如意外造成时间延误、水手发生不幸事故、机器出现故障、码头泊位不足以及其它天灾人祸,在香港的环球公司总部都可以第一时间获知这些情况。这个事情,冯经理你来具体操作,先拿出一份报告出来,交给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