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嬷嬷将斗笠解下来给了汪以芙,劝道:“你现在皮包骨头跟个病人似的,白着脸,眼睛又肿又红,实在吓人,这斗笠给你遮一遮脸色吧。”
汪以芙和岳鸿趁着北安门关门前夕赶到,递上象牙小牌成功出城,夜色将近,幸好岳鸿对京城诸多道路熟悉,她们没花什么工夫就找到了谢记豆腐铺。
这豆腐铺不仅卖豆腐,殿里还置了四五张桌子,设了个柜台摆了一柜子酒,墙壁用木牌子挂了几道菜,嫩豆腐、老豆腐、鲜腐皮,卤肉和拍黄瓜。
那豆腐铺的老板娘约莫三十来岁,站在柜台后面正谈着生意,头上包着白布巾子,穿着一身枣红色布衣,灰巾条子系着腰,两只袖子卷到肘上,露出一节白手臂。
汪以芙和岳鸿先坐到店里面,点了两碗嫩豆腐,汪以芙细细听着那来买豆腐的人,好像是杜府的家丁,因为要发丧摆灵堂,到这店里来定豆腐做炸丸子。
汪以芙湿了眼眶,差点儿又哭出来,闭上眼睛定了定心,转念一想,若这生意谈成了,那他们进出杜府不是方便许多。
家丁和老板娘拉扯不定,汪以芙浅尝一口她这豆腐脑,假笑说道:“这豆腐脑做得真好,滑嫩柔软,豆香又浓,品质是上好的。岳大哥,咱们待会多买一些,做好了锅塌豆腐送给那位大人正好。”
岳鸿一下就听明白了她的意思,说道:“大人们都好面子,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家可用的,当然要多买些。”
汪以芙转过头,对那老板喊道:“老板娘,好豆腐给我们留着呗,这几天我们都要。”
老板娘斜眼看了那家丁一眼,笑道:“行,你们要多少,跟我说。”
那位家丁大概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听到这么几句叫板话,心里计较一番,立马就跟老板娘说道:“老板娘,你做生意可得讲究个先来后到,我先来的,肯定得先供我才对。”
“您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