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文还没说完,张淑芹则插嘴打断了他,
“行了,在家你就别开会讲大道理了,咱儿子一直都是好的,认识的人哪个不夸”
父亲刚继续想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之谈传授给大儿子,硬生生被妻子打断,只能继续抽烟。
而作为母亲则更关心儿子以后进厂的日常生活,住哪?每天怎么吃饭?听着母亲略显繁杂的唠叨,李为民丝毫不觉厌烦,耐心的回答道“红星厂离咱家不近,总得给我分配个离厂近的住处,估计不是宿舍就是家属院,至于吃的方面,主要在厂里食堂吃”
“再说了,妈,大学生一毕业进厂实习就是干部,5级办事员,行政23级,每月50块,怎么也饿不死我”
“为民说的对,一年以后转正了,就能升一级,工资就到56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当科长了,工资也就和我差不多了”李默文也接上口了。
对这一点父母二人看法是一致的,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就有50块钱,这工资比一般工人高多了,一年下来除了开销,怎么也能攒下个3、400块。
随后,李为民又问问弟妹的学习情况,因为有李为民作榜样,小东,小华的成绩都不错,二弟李为东马上就要上高三了,一直是学校前几名,不出意外明年能考个好大学,三妹小华开学上高二,成绩也还不错,班级前几名。
只有老四李为军,就要上小学五年级了,虽然也很聪明但年纪小加上贪玩调皮也不怎么爱学习,成绩不大好,经常班级倒数。让父母虽然头疼不已。但却一直偏爱他,舍不得打骂。
说起父母为什么偏爱李为军,除了四兄妹中排行老四,是家中老幺,父母爱幼子外,还是和李为军的身世说起。
李为民父亲这一辈,有兄弟两人,李默文和李默武。相隔4岁,兄弟俩小时候,家境还是比较优越的,李为民祖父年轻时上过私塾,念过新式学堂,后来成了教书先生,那时教师收入很高,所以兄弟两人都能有钱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为民父亲念中学时,恰逢时局动荡,加之祖父重病早逝,家里一下没了收入,作为长子,家庭重担一下落到了父亲身上。所以只能中途辍学,开始担任养家重任,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拉过洋车,进店学过手艺,最后在工厂从学徒做起,一直到今天成为车间主任。
而叔叔李默武从小就成绩就好,思想也更激进新潮,年轻人血气方刚,看不惯小日本的残酷统治。中学以后就成为组织外围积极分子,后来组织被小日本破坏,为躲避追捕,在组织负责人的安排下,和其他同志一起转移到晋察冀边区,参加了八路,一直到了北平解放,兄弟二人才又重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