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陵尚且不知柳枝在为她的未来打算,她此时正在观海社附近转悠。
没错,光是在房间踱步已经无法解决姜陵的焦虑了,所以她走出房门,来到了观海社,打算接受现实残酷的打击。
西华街除了有观海和新月两家最大的报社,鄞县其他报社也大多距离在西华街。
而西华街除了报社之外,最多的就是书店了,各家书店都张贴横幅为新月与观海,秋毫与幼麟之间增添了不少火药气息,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名气。
可以说在鄞县,要是不知道《农家子青云路》和《东厢情缘》,跟人说话都没有话题可以聊。
姜陵随机挑选了一家书店走了进去。刚进去她就看见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书生先指向海潮刊,然后又指着上弦刊向书店掌柜问道:“小生囊中羞涩,两刊之间只能择一而买,还望掌柜推荐一番。”
书店掌柜也是个厚道人,他详细地问道:“不知先生平素是看海潮刊还是上弦刊?可有正在追读的文?又或者只看某位先生的文?”
书生摇了摇头道:“有时看海潮刊,有时看上弦刊,有时两个都不看,并没有特殊偏好,也没有正在追读的。”
书店掌柜捻了捻胡子,心中有数了:“那我更推荐您买海潮刊,我们与观海社有约定,一人一份,而且海潮刊卖得更快,先生要是过两天再来,很有可能就买不到海潮刊了。而且海潮刊的最新力作《农家子青云路》备受好评,是开天辟地之作。有不少富贵人家都会让人再买一份,专门剪下来打算做成合集。”
“开天辟地?那我倒要看看能被称之为开天辟地的是什么样子的小说。劳烦掌柜为我拿一份海潮刊。”书生被勾起了好奇心,决定听掌柜的建议,买一份海潮刊。
“您拿好。”掌柜笑容满面地送书生离开。又做成一单买卖,十月真是个好季节!
姜陵见到有人选择买海潮刊自然是高兴的,只不过听到什么“开天辟地”之类的形容词,她不禁小脸一红,只觉得燥得慌。
姜陵在书店内,逛了两圈,觉得脸上不再发烫了才找掌柜问道:“掌柜,我刚才听到您说海潮刊限制了一人一份,这样还能卖完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