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们整日里念经为昌平公主和百姓祈福。南央总在门外等着,告一段经,才让人通传。
“皇帝舅舅不必过度苛责,时运难料,各人皆有命数。我从未怪过你,想必母亲也不会。因为,这突然的祸事本来就与舅舅毫不相干。母亲,只会愿咱们都好”。
南央虽然脸上没了笑,但说出话来总能让皇帝轻松释怀。唯有南央真的不责怪他,才觉心安。
南央这样做,倒也没错。皇帝一向疼她,如今自己领会到了父亲的深意,挺了过来,也要拉皇帝舅舅一把,令他不再消沉。
皇帝当然能明白南央的体贴,拍了拍南央的脑袋,轻微的弯了下嘴角一瞬。
“央央,最是好孩子”,随之沉沉的坐在龙椅上,手中不断的盘起了珠子。
南央仔细观察他的神色,有些动容。皇帝舅舅从前不信神佛,现在也开始念起了经。这里面,不乏有母亲的缘故。他对自己的亲妹妹确实真心。
“你下去吧!朕累了”,皇帝闭目,嘴里小声的嘟囔着。
南央起身告退,快到门边的时候,他讲,“央央,你搬到园子里住,就将崔荃过继在名下吧!好好教,有个念想”。南央应承着,知道皇帝舅舅是为她着想。
这么年轻,若是无欲无求了,那接下来的半辈子才算难熬。
南央倒也不急,总想着看看崔荃的性子。以往在家里见过,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过,陈氏倒挺勤快的。以各种理由,带着崔荃来南央住的院子,时不时的走一遭。初时,南央被她的热情给吓到了,面上不露,内里却疏远了许多。南央觉得她一眼便看透了陈氏的想法。
可自己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