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活色生香话水浒 > 第2章 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1)

第2章 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1)

众军恰待都走,公孙胜在马上,早掣出那一把松文古定剑来,指着敌军,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一道金光­射­去,那伙怪兽毒虫,都就黄砂中乱纷纷坠于阵前。众军人看时,却都是白纸剪的虎豹走兽,黄砂尽皆荡散不起。

这是一斗。接下来二斗:

是夜,高廉果然点起三百神兵,背上各带铁葫芦,于内藏着硫黄焰硝,烟火药料;各人俱执钩刃、铁扫帚,口内都衔芦哨。二更前后,大开城门,放下吊桥,高廉当先,驱领神兵前进,背后却带三十余骑,奔杀前来。离寨渐近,高廉在马上作起妖法,却早黑气冲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播土扬尘。三百神兵各取火种,去那葫芦口上点着,一声芦哨齐响,黑气中间,火光罩身,大刀阔斧,滚入寨里来。高埠处,公孙胜仗剑作法,就空寨中平地上刮剌剌起个霹雳。三百神兵急待退步,只见那空寨中火起,光焰乱飞,上下通红,无路可出。四面伏兵齐赶,围定寨栅,黑处遍见。三百神兵,不曾走得一个,都被杀在寨里。

到三斗时,就彻底地要了他的老命:

高廉慌忙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起!”驾一片黑云,冉冉腾空,直上山顶。只见山坡边转出公孙胜来,见了,便把剑在马上望空作用,口中也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将剑往上一指,只见高廉从云中倒撞下来。

这是公孙胜最经典,也是最成功、最引以为自豪的战例。

由此可见,公孙胜的名号也是名副其实,入云龙,呼风唤雨,布雷掌霜,真乃一杰出的特异功能气象学专家也。因为“云龙”有美好的意思,又是兵法八阵之二,而公孙胜是梁山好汉中最善于用兵布阵的人,所以他用“入云龙”做绰号是十分恰当的,也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他也确实是闲得可爱,孝得可敬。当他看清宋江那副投降的嘴脸后,他的心冷了,借着行孝,跑回家去,守着老母,研究“修持理论、养生之学、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寡欲不争、慈俭济人、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道法去了。

其实,对公孙胜先生,我最欣赏的是他的孝道。对这个最终修成正果的大孝子,我觉得我们必须是应该尊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主要行为之一。这也是我要重点说的,并将他放在本书第一位的主要原因。

咱先看看他的孝道:

第三日,晁盖又体己备个筵席,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忽然感动公孙胜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众人饮酒之时,只见公孙胜起身对众头领说道:“感蒙众位豪杰相带贫道许多时,恩同骨­肉­。只是小道自从跟着晁头领到山,逐日宴乐,一向不曾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暂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以满小道之愿,免致老母挂念悬望。”晁盖道:

“向日已闻先生所言,令堂在北方无人侍奉,今既如此说时,难以阻当,只是不忍分别。虽然要行,再待来日相送。”

也许是看到宋江为人的­奸­诈,他走后,就不想再回来了。你看他不仅恢复往日投奔晁盖时的装束,而且连路费也几乎不想要,推辞不过才取了其中的一半!

且说公孙胜依旧做云游道士打扮了,腰裹腰包、肚包,背上雌雄宝剑,肩胛上挂着棕笠,手中拿把鳖壳扇,便下山来。众头领接住,就关下筵席,各各把盏送别。饯行已遍,晁盖道:“一清先生,此去难留,却不可失信。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

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公孙胜道:“重蒙列位头领看待许久,小道岂敢失信!回家参过本师真人,安顿了老母,便回山寨。”宋江道:“先生何不将带几个人去,一发就搬取老尊堂上山,早晚也得侍奉。”公孙胜道:“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因此不敢取来。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宋江道:“既然如此,专听尊命。只望早早降临为幸!”

晁盖取出一盘黄白之资相送,公孙胜道:“不消许多,但只够盘缠足矣。”晁盖定教收了一半,打拴在腰包里,打个稽首,别了众人,过金沙滩便行,望蓟州去了。

回到家后,他马上改名换姓,将“一清道人”变成“清道人”,隐姓埋名,希望能够和母亲、师父共享晚年。

..××xt×小×说××天×堂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