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作罢。
二殿下心里清不清楚皇帝此举何意,没人知道。
但盛怀瑾和慕临风还有几个大臣们却已经看出,皇帝已经放权给二殿下,对这个看似纨绔,其实胸有沟壑的儿子寄予厚望。
奸相李开是大晔最大的毒瘤,他此时落马,功劳记在二殿下头上,夜浩然一旦继位,就是当世明君的开局。
至于奸相李开贪赃枉法,其中几成好处孝敬到了皇帝的私库里,所有大臣都十分默契地决口不提。
奸相李开能坐大到如今这个地步,其中有多少是皇帝放任的,所有人都没有说破。
盛怀瑾看着眼前虚弱至极的皇帝舅舅,也久久不语。
最后,还是皇帝挥挥手,让众人都退下,唯独只说了一句,“怀瑾留下。”
李贵妃屏退左右,带着二殿下等人退出殿外。
“怀瑾,来,来坐这。”皇帝声音虚弱,抬手示意盛怀瑾到榻前来。
世子爷应声上前,坐在了榻前的锦凳上。
皇帝问他:“丞相府,是你带人抄的,抄出了什么?”
盛怀瑾知道他要问什么,“皇上不想看到的东西,我已尽数焚烧。”
世子在丞相府查抄出来的,不止是金屋珍宝,还有账册。
很多很多的账册。
有各方官员贿赂奸相的,也有离开孝敬皇帝的。
官场之上,小官孝敬大官,大官孝敬至尊。
盛怀瑾以前一直想不通,奸相行事何以如此大胆,他做的那些事,难道皇帝都看不到听不到吗?
他心里心里也隐隐怀疑过,皇帝是行贿链里其中的一环,只是不敢深想。
直到看到那些账册。
难怪李开敢贪赃如此之多,原来上头那位也拿了他的孝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深深地看了盛怀瑾一眼,“那就好、那就好。”
原以为盛怀瑾是少年人会沉不住气,会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都抖落出来,没想到他是第一个动手善后的人。
皇帝意有所指道:“不枉朕这般疼你。”
盛怀瑾不接这话,只道:“奸相死后,此等不正之风,也该绝尽。”
世子爷刚看到那些账册的时候,也曾想过公之于众,只是大皇子夜景辰刚做出弑君夺位、犯上作乱的事,要是再出皇帝跟奸相是一伙儿,剥削民脂民膏的消息,只怕夜氏皇族君威扫地,又会引起天下大乱。
抹去那些证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是并不代表盛怀瑾认可皇帝的做法。
“怀瑾,你还是太天真了。”皇帝轻叹道:“这世上,没有奸佞,何来贤臣?有人的地方就有算计有厮杀,朕私库里的那些银子,朕又何曾奢靡花费过?年年赈灾、修太庙,哪一笔不是用在刀刃上?”
皇帝说得很慢,像是在跟盛怀瑾解释,也像是说给自己听。
他说:“君臣百姓,三六九等,百姓供养皇室,皇室护佑万民。朕年轻的时候刚登基,也想过要造福天下,百姓安乐,可人力终究是有限的。”
那么皇亲贵族要封地要封赏,要这要那,做皇帝的,也很难满足所有人。
是人,就有私心。
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一个刚开始的时候,心怀壮志,用了几年就开始背离初心,要么四处征战,伤民伤财,要么一味享受,不顾百姓死活。
在高位者,谁能不忘初心呢?
皇帝试图说服盛怀瑾,他这个皇帝其实已经算不错的了。
盛怀瑾站了起来,正色道:“天下安乐,百姓富足,亦我所愿也。”
奸相之举,我所恶也。
此生此世,绝不会步他后尘。
也绝不会认同皇帝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