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边梁的瓜地离机井很远,又十分的干旱,母亲整整浇了一天,才把瓜地浇透。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又套上了驴车,带着狗蛋,来到瓜地。
母亲又干起了老本行“打雀儿”。
那些乌鸦,喜鹊和鸽子都贼的很,他们知道瓜垄上种着瓜籽,便用脚刨开了土,找土里的瓜籽吃。
大家昨天辛辛苦苦种在土里的瓜籽,就让这些鸟偷走了……
母亲便拿起了土坷垃,远远的扔过去,惊吓着鸟,不让它们偷吃地里的瓜籽。
她又拿出了瓜种子,补种了那些被鸟祸害掉的小坑。
母亲还用旧衣服和树枝,做了一个假人,立在地里吓唬鸟,免得他们不在的时候,鸟肆无忌惮的偷吃瓜籽……
周末的时候,父亲果然就又骑着自行车,赶了一夜的路,回家来了。
一家四口,就来到了沙边梁的瓜地干活。
却见,一大群乌鸦,喜鹊,野鸽子,就在瓜地里,刨食着地里的瓜籽。
它们看到狗蛋一家到来,居然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的刨食着瓜籽。
“嘘......吼!”
母亲就捡起了一块土坷垃,扔了过去,大声哄吓着鸟。
“扑踏踏!”
鸟这才飞了起来。
不过,它们还是落在了地边的树上,不肯远去。
“我天天来看着,可还是让它们祸害了不少的瓜籽!”
母亲气愤的说道。
“这样下去可不行!”
父亲低头思忖了一下,便脱去了蓝色的中山装,去了沙窝边。
他铲来了很多的带刺的植物,剁成了一段一段,就埋在了瓜垄上面。
这样,鸟就不可能再刨食下面的瓜籽了。
“爸!你真聪明!”
东子崇拜的笑道
“是啊!我咋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母亲也笑道。
“我虽然不识字,可脑子却不笨!”
父亲笑道:“干活可不能光凭力气,还得动脑子才行,怎么能用最省力的法子,最有效率的干活,才叫会干活呢!”
一家四口,就铲着带尖刺的枸杞,沙棘,和黑枸杞,把它们埋在瓜垄的上面,防止鸟吃瓜籽......
这些植物里,刺最多的,就是黑枸杞。
当年,这种植物不叫黑枸杞,生活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人,把它叫作“刺马子。”
“刺马子”是腾格里沙漠边,最常见的一种植物。
它浑身是刺,果实就是黑紫色的小浆果,比枸杞要大很多。
腾格里沙漠边的人都知道,这种黑枸杞有毒不能吃。
狗蛋他们孩子们,即便是肚子饿得再狠,也不会去吃这种黑枸杞。
在大家的心里,这种黑枸杞一直被归结为“不能吃食物”一栏。
就连牲口都不吃它。
所以,这种当时叫“刺马子”的黑枸杞,就在腾格里的沙漠边,泛滥成灾,随处可见。
如果庄稼地里长了“刺马子”,所有的人,都要铲之而后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