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许多年,不过也正是这几年或许就是年轻一辈崭露头角的大好时机。
许振也在向大燕展示着他的能力,在高塘伯爵府、威远将军府、宰相府、江王府、泰王府的水道改建过后,北城污水情况得到改善。
而且小栅巷旁的河道也清理干净,污水道挖掘完毕,整条街道霎时间干净无比,那些倒入河流或者沿街顷倒的污水不见了,空气好闻了。再加上许振趁机将街面用水泥铺陈了一遍,让现在小栅巷成了南城人人都爱去的地方,热闹非凡。
效果如此之好,许振便找来了蓟城府尊张随观摩了一番,之后,一道张随、许振、江仙联名的奏折被递了上去,在江琼的推波助澜下,朝廷终于明确下发了全城水道整治的政令。
原本这道政令是令让张随和许振共同主理此事,不过张随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捡的功劳,所以全权交给许振,连同数百劳役也归了许振调遣。
有了人,有了政令,事情就好办多了,那些原本敲不开的深宅大院也愿意接受水道重整。
毕竟他们很多人都看见了改造完毕的那几个府邸有引水自动冲走排泄物的茅房,也是有些动心了。
引水茅房其实很简单,就是引了一些河水贯通污水道,可以时时清理污秽,当然,许振也给安上了简易阀门,所以不至于污水道堵了过后,水漫金山的场景出现。
就这样,内城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全面的水道改造,当然城外的自行车建设也没落下,在春汛过后,自行车的驾车进程便快了数倍。
早已堆满的库房的成品部件被成批的拉向各个村庄,只需要几个工匠,带着一群村里的劳力,一天就能架设完成一个村子。
很好,一切都很好,江仙甚至说如果今年因为自行车的作用让旱季成不了灾,说不定就又要恭喜许振高升了。
不过今天,许振有些忐忑,他在蓟城府衙门外来回踱步,有些着急,也有些忧虑。
就在刚刚,金麦走进了蓟城府的考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场考试,虽说对金麦很有信心,但不知怎的,就是比自己亲自去考还有紧张。
童生考试都是各地县治府治自行组织,所以今天的考场就在蓟城府衙,而主考官必然就是张随,本着让金麦自己努力的想法。
许振并没有托上张随的关系去给他谋一个童生的功名,所以今日金麦面临的就是一次完全凭自己的考试。
许振焦灼的样子似乎有些显眼,身边一个汉子一把搂在他肩膀上说道:“兄弟,别慌,该考上必定能考上,考不上着急也没用,就像我家那小子,考了好多年了,我也不慌啊。”
许振很想翻个白眼,大哥,你儿子老是考不上,你当然不慌啊,毕竟习惯了嘛。
不过许振还是比较和善地说道:“令郎这次肯定成功。”
“哈哈哈,成功啥啊,他要是这次也没考上,我就叫他回去和我一起杀猪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半文钱都挣不到!”
虽然这个汉子嘴上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许振清楚,这个父亲只是嘴硬,不然也不可能让自己儿子反复考这么多年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现在蓟城府衙门前这个不宽敞的街道上站满了等候子孙的家长。
虽然说大燕文风并不鼎盛,但蓟城府的读书人家还是不少的,打眼望去,光家长就有三四百人,那也就是说,眼前府衙内至少也有三四百个孩子在接受童生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