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签到三国:霸王人屠,龙骑踏皇土 > 第18章 武将不缺,保佑抽个文臣出来!

第18章 武将不缺,保佑抽个文臣出来!

李儒一怔。

他是董卓麾下的第一谋士,军政均有涉猎。

与董天之间的关系不差,也说不上有多好。

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

他能在董卓的麾下获得重用,却未必能受到董天的赏识。

远的不说,他可是清楚地知道在董天的身边还有一个贾诩,才识、学问都不在他之下。

董天对贾诩也极为看重。

原本他以为,待董天真正掌权之后会将贾诩推到他的位置上,没想到如今董天却与他说了这么一番话。

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么?

求之不得啊。

李儒深深地看着董天,躬身长败。

“李儒愿效犬马之命!”

董天伸手将李儒扶了起来,两人坐下喝了几杯茶水,闲聊了几句,才分别离去。

当日,一骑从洛阳城飞驰而出,向南阳的袁术送了一封诏书。

诏书一出,原本就已经暗流涌动的天下风云突变。

……

南阳,袁术府。

“扬州刺史?”

穿着一身大红色华贵锦服的袁术手中拿着一张诏书,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在他的下方,一众将军和谋士分列左右。

就在今日一早,袁术收到了从洛阳发来的诏书,便召来手下人来商讨,看看这朝廷或者说是董卓到底是什么意思。

之前将他们骂作是反贼,还派兵杀了他们袁家满门。

双方的关系明明是不死不休,这董卓不兴兵讨伐,反而给他升了个官,这是几个意思。

“主公,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下方,一个穿着褐色布衣,留着两撇胡须的中年儒生站了出来,拱手道。

此人名为杨弘,乃是袁术麾下极为倚重的两个谋士之一。

“哦?”

袁术耷拉着带着浓浓黑眼圈的眼睛,狐疑道:“喜事?”

“是啊,主公!”

杨弘笑道:“主公原本是南阳太守,现在是扬州刺史,此乃升迁之喜。”

“此外,众所周知,我们与西凉军有不共戴天之仇。”

“如今那董卓却封主公你为扬州刺史,这是在向我们示好啊!”

“示好?”

袁术喃喃自语,笑了一声,“好端端为何向我示好,难不成是董卓怕了我袁术?”

这……

下方的大臣一阵无语。

怕?

如今董卓麾下兵卒二十多万,又有董天、吕布这样的万人敌武将,是当今天下最为强大的诸侯。

一十八路诸侯盟军合力都被打了个屁滚尿流。

董卓会怕?

杨弘的脸上也带了一丝尴尬,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竟然让袁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赶忙解释道:“不是怕,是董卓看中了主公你雄才大略,非常人也。”

“这才下了诏书,封主公你为扬州刺史,向我们示好。”

“主公,董卓这是将您当做地位平等的人了。”

“否则,如今天下的诸侯如此之多。”

“那董卓没有向公孙瓒示好,也没有向袁绍示好,为何偏偏向主公你示好呢?”

袁术脸上带笑,显然对杨弘的一番话非常满意,嘴角微扬笑着道:“别的不说,董卓此人倒也有些眼力。”

“主公,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在杨弘的身侧,又有一个老者站了出来,道。

这位老者穿着一件白色的衣衫,右手拄着拐杖。

头发、胡须皆为花白,背有些佝偻着。

年纪显然已经不小,但是一双充满着智慧的眸子却深邃如海,有几分高深莫测的味道。

此人名为阎象,是袁术麾下另一位极受重用的谋士。

袁术看着走出来的阎象,“阎主簿,此事你怎么看?”

“主公,自古有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好端端地,董卓忽然来向我们示好,要说没有包藏祸心,老夫是怎么也不信的。”

阎象淡淡地道。

袁术一想,确实也有些道理,“阎主簿细细说来?”

阎象半眯着眼,“主公,我们的地盘在南阳,南阳在豫州,而董卓却封您为扬州刺史,那扬州可不是我们的地盘啊。”

此言一出,在场的许多人也都纷纷反应了过来,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几分猫腻。

南阳是紧挨着扬州,但是却不属于扬州,而属于豫州。

扬州那是陈温的地盘。

袁术皱着眉头,“这是为何啊?”

阎象淡淡一笑,一针见血地道:“恐怕那董卓是想借着主公你的手挑起诸侯间的争端吧。”

“只要争端一起,原本的一十八路诸侯盟军也难以维持,董卓也就没有了掣肘。”

“这才是那董卓真正的目的!”

袁术沉吟了片刻,将手中的诏书往地下一扔,厉声道:“既然如此,这诏书我不接也罢!”

“我袁术是什么人,岂能被他人所利用!”

“更何况,董卓屠我满门,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安能为他手中之刀俎!”

然而,杨弘却将诏书从地上捡了起来,道:“主公,在下倒是认为这诏书能接!”

袁术冷冷地撇了杨弘一眼,“你说什么?”

“杨弘,你也是个聪明人,阎主簿的话你没听清?”

杨弘笑道:“阎主簿的话,在下自然是听的清清楚楚。”

“但正是因为如此,这诏书我们可以接!”

“哦?”

袁术有些不解,看向了阎象。

没想到阎象竟然也道:“主公,老夫以为这诏书,我们必须接!”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阎象的措辞。

是必须接。

可是……

这与阎象之前所说不是背道而驰了么?

为何明明看穿了董卓的意图,还是要这么做?

众人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袁术也更加疑惑了。

杨弘解释道:“主公,我南阳富庶,人口稠密,兵多将广。”

“虽然只是一郡之地,却还要胜过凉州、并州这些偏远之州。”

“在天下诸侯中,我们的势力不如董卓,但与其他的诸侯比起来还是要胜过不少。”

“但是,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却陷入了根本无法再变强,只能原地踏步的窘境。”

“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若要继续变强,唯有向外扩张的一条路。”

“之前我们没有出师之名,但是现在么……这个扬州刺史倒是给了我们一个理由。”

“名正言顺将扬州纳入我们手中的理由!”

杨弘不过而立之年,气质儒雅,相貌不俗,

此时,他的眼中带着精光,展现出来的气度甚至不输于身边的阎象。

在场的众人也都瞬间清楚了阎象和杨弘的意思。

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

纷纷站出来符合道:“主公,在下也以为这诏书必须接!”

“这可是我们扩张势力的绝佳机会啊!”

袁术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道理他当然懂。

不过想到自己相当于是在为董卓做事,他的心里就有些不愿。

那可是灭了他满门的仇人!

杨弘跟随袁术已久,对袁术的为人、性格十分清楚。

如今看袁术的样子,就知道袁术心中所想。

他劝说道:“主公,在这天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有永远的利益。”

“董卓想要利用我们开启诸侯之间的争端,我们又何尝不是利用他的这封诏书来增强我们自己的势力。”

“实质上就是各取所需罢了。”

“在下知道主公与董卓的仇怨,可是如今那董卓是天下势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天下没有任何一家诸侯能与其争锋。”

“主公若想报仇,凭现在的势力是不够的,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扩张势力,有了扬州在徐徐发展数年,我们未必不能与董卓一较高下!”

袁术又思忖了片刻,看着阎象,“阎主簿,你说呢?”

阎象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

“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了屈辱方才成功复仇,覆灭吴国。”

“主公你与董卓直接不过是互相利用,又有何不可?”

袁术微微点头,略微顿了顿道:“好,这诏书我接了!”

“主公圣明!”

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

渤海,袁绍府。

“今日有线报传来,董卓封了袁术为扬州刺史。”

“此事,透露着古怪啊!”

袁绍半眯着眼,沉吟道......

“主公,这必定是那董卓的离间计,想要分裂我们一十八路诸侯联盟。”

下方,一个儒生站了出来,拱手道。

他腰间佩剑,虽为儒生,却少了几分书生气,反而多了几分武夫的阳刚。

乃是袁绍手下河北名士田丰,字元皓。

袁绍点了点头。

这一点,这并不难理解。

他又问道:“那你们以为,这袁术会接下这诏书么?”

“自然不会。”

立马下方就有人站出来道:“董卓这反间计这般儿戏。”

“那袁术虽然不如主公你能谋善断,神机妙算,但其手下还是有几个不俗的人才。”

“这等粗略的计谋,瞒不过他们。”

“这西凉蛮子粗鄙不堪,竟然也学着我们来用计,真是贻笑大方!”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屋内,许多谋士也随之大笑。

西凉地处偏远,是苦寒之地。

世家少,读书人更少。

所以中原之地的儒生大都是看不上所谓的西凉蛮子的。

只有田丰等少数几个谋士,微微摇头,面带讥讽,似乎是对屋内众人的话,并不认可。

原本袁绍也在大笑,直到看见田丰等人的神情时才停了下来,问道:“田丰,你对此有别的意见?”

田丰对着袁绍拱了拱手,意有所指地道:“主公,在下以为袁术不仅会接下诏书,还想借机成为真正的扬州刺史。”

屋内原本面带笑容的众人忽然停了下来,有些诧异。

田丰怎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袁绍也有些不解。

他知道田丰学识出众,满腹韬略,乃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才。

所说的话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定然是有所依据的。

他看着田丰,问道:“何解啊?”

“主公,那董卓所用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间计,这是董卓对天下诸侯用出来的阳谋。”

“即便是看出了他的诡计,也不得不遵从。”

田丰半眯着眼,向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脸上罕见地多了一抹慎重。

他接着道:“如今天下诸侯林立,本该是纷争不断,群雄逐鹿,担心现在却如同一潭死水一般,平静地有些超乎寻常,这是为何?”

“因为董卓!此人实力庞大非凡,是天下间最为强大的诸侯,也是天下所有诸侯的敌人。”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敌人在,所以众诸侯才能搁置争端,彼此相安无事,我们的一十八路诸侯盟军也是因此而建。”

“但是现在,随着一纸诏书,诸侯分崩离析,天下将要大乱了!”

“这是为何啊?天下局势并未改变,董卓仍在,众诸侯自然应该抱团取暖方为上策,若是我们之间起了纷争,与自取灭亡无益。”

“这乃是天下诸侯的共识,又岂会轻易自乱阵脚?”

很快便有人提出了疑问。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也不完全是此。”

“天下诸侯之间本就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并不是铁板一块。即便是有董卓的压力在,迟早也有一天会分裂。”

“而这一纸诏书则是加快了其过程罢了。”

“袁术这个人好大喜功,野心极大。”

“南阳富庶,兵精粮足,而扬州陈温不过是个碌碌无为之辈。”

“袁术接了诏书便有了出师之名,可以名正言顺,却不费多少力气,占下一州之地,从而势力大增。”

“若是易地而处,诸位会作何选择?”

田丰反问道。

“这……”

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怔。

袁绍也若有所思。

他与袁术同属袁家,彼此都十分了解。

他清楚地知道袁术会做出什么选择。

而若是易地而处,他也一定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袁术要动扬州,我们又该如何?”

其实,他想问的是,袁术将会变强,他又该如何才能不落下风。

当今天下,除了董卓之外,他袁绍,公孙瓒、袁术乃是三支最为强大的势力。

三人之间互有差距,但是并不大。

如今袁术已经有了崛起之势,作为一个志在天下的一方诸侯,他又如何能无动于衷?

更不用说,他与袁术之间本就互相不对付,有着袁氏正统之争。

他本就因为不是嫡子而遭到许多诟病,如今又岂能再落后于袁术。

田丰深深地看了袁绍一眼,道:“如今天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来一十八路诸侯结盟对抗董卓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诸侯纷争,群雄逐鹿的局面即将来临。”

“在这个时候,实力才是最大的保障!”

“所以……主公,那件事大概可以谋划一番了。”

袁绍双目一凝,嘴角缓缓上扬。

他当然知道田丰所说的是什么事。

冀州本就该是能者居之。

以他袁绍的本事,声望,凭什么只能当一个区区渤海太守。

冀州牧韩馥暗弱无能,却能统率一州之地。

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他早就想取而代之了。

只不过是碍于董卓的存在,和身为一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他不好坏了规矩。

但是现在……他似乎不用考虑这么多了。

这么看来,这一纸诏书虽然不是给他写的,但是也为他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拿下冀州,他实力大增,虽不及董卓,但也绝对不会比袁术差。

田丰看着袁绍嘴角那一抹淡淡的笑,眉头微皱。

一纸诏书就直接让天下诸侯全部入局。

就连他们也不例外。

当真是厉害无比。

在背后策划出这一切的人究竟是谁?

有此人在,想要覆灭本就已经是天下第一诸侯的董卓,难上加难啊!

……

兖州,东郡。

曹操半眯着眼,负手而立。

在他的面前说一个巨大的湖泊。

湖面平静,泛不起一丝涟漪。

而在天空之上,乌云已经开始渐渐笼罩。

要变天了啊。

……

幽州。

公孙瓒在接到情报后,与手下的心腹从清晨商议到夜色降临。

次日,大批军队开始从幽州边境撤回。

幽州牧刘虞见状也开始收拢兵力。

……

而当天下局势风起云涌之时,初掌西凉势力的董天一方面紧盯着天下局势,另一方面也没有忘记了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董天再也没有了之前那般轻松,每日里都有数不尽的事情要他处理。

即便是有了贾诩和李儒帮忙,还是从早忙到晚。

一连十几天过去了,真是感觉身心疲惫。

这一日,董天正如同往日一般处理着政务。

在他的身旁,小妾貂蝉正用纤细修长,晶莹如玉的手指为他捏着肩。

貂蝉穿着一袭淡粉色的长裙,漆黑的长发散落在背上,眉目如画,身姿妖娆,像极了一个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女。

但是董天却没有什么闲心思来欣赏这些。

面前的案牍之上,堆着高高的公文正等着他来看。

从早到晚,总算是批改完了。

而此时,夜已深。

就连原本在身边侍奉的貂蝉都被他叫回房休息了。

董天站起身来,伸展了一下有些酸麻的四肢。

要是有人能帮他处理这些事就好了。

“算算时间,今日刚好满一个月,可以抽奖了。”

“不知道能不能抽一个张良、刘墉一般的人物,这些事就不必操心了。”

董天不由想道。

如今在他的手下,武将并不少。

吕布、薛仁贵皆有独挡一方的能力,无论是武艺,还是统兵治军放眼天下都是绝对的超然存在,鲜有匹敌者。

李傕、郭汜、华雄,徐荣,张辽,高顺,或勇武,或有统帅之才,都是可堪一用的良才。

更不用说李肃、张济、侯成之辈,更是数不胜数。

放眼全天下,在武将这方面,他们能轻松甩出其他诸侯一大截来。

可是在文臣这一方面可就差得远了。

真正算得上是当世良才的,不过蔡邕、李儒、贾诩三人而已。

与如今西凉军庞大的势力相比,着实是太少了些。

这也造成了如今董天整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所以……

如今的董天迫切地希望能抽到一个在处理政务方面有卓越能力的谋士。

只是……他感觉希望并不大。

人品这种事,用了就得攒。

就像之前得到大雪龙骑,可是一连好几个月抽奖抽到的都是没用的垃圾。

上个月刚刚抽到大唐名将薛仁贵,算得上是一个极品了。

这次大概率会如同往常一样,是攒人品的。

但董天还是带着几分期望,将意识沉到了心神最深处,打开签到系统,开始签到。

“叮!月签开启!”

“叮!签到得到玉米、土豆、红薯种子各一百斤!”

脑海中的念头一闪,在屋内,董天面前的空地上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多了三个大大的木箱子。

董天站起身来,走了过去,向来如同山岳一般沉稳的内心也不禁大喜。

这可是真正的宝贝,甚至比十万大军还要重要!

他缓缓打开了一个箱子。

是玉米种子。

颗颗饱满、圆润,大小均衡,色泽金黄。

带着一股清新的甜香气。

接下来,他又分别打开了其他的两个箱子。

都是真正上乘的,极为优质的种子。

得到这些种子,更胜过得到再多的精兵良将啊。

董天内心感慨不已。

凭借这些种子,他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报!”

门外,一个兵卒快步走了进来,道:“将军,李儒先生求见。”

“请他进来吧。”

董天摆了摆手,视线却从未离开三个大大的木箱子。

这些东西足以改变一个时代啊!

没成想,兵卒刚刚出门,便有又一个兵卒走了进来道:“将军,贾诩先生求见。”

“哦?”

董天神色一动。

这么晚了,李儒、贾诩二人竟然先后前来,莫非真的是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快快有请。”

“喏!”

兵卒双手抱拳离去。

“拜见将军!”

不一会儿,在门前传来了贾诩、李儒二人的声音。

“免礼吧。”

董天转过身来,看着二人,“这么晚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李儒、贾诩是西凉军势力中为数不多,有大才的谋士。

董天作为西凉军势力单位实际掌控者尚且忙至深夜,李儒、贾诩当然不会闲着。

西凉军中的政务,是又他们二人亲自把关,层层筛选。

择选出需要董天过目、点头的公文才会送过来。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二人需要处理的要比董天多得多。

李儒、贾诩进屋后很快就注意到了那三个显眼的大大的木箱和里面的玉米、土豆、红薯种子,目露思索之色。

但也没太过注意,毕竟会这么晚来打扰董天,他们自然是有大事要禀告的。

贾诩对着董天拱了拱手,道:“将军,军中之粮不多了。”

“从我们进入洛阳以来,兵力增长迅速,粮草的消耗也与日俱增。又先后与十八路反贼、匈奴大战,更是加剧了粮草的消耗。”

“恐怕不过十日,军中就将彻底无粮可食。”

“哦。”

董天点了点头。

军中缺粮,这可是大事。

毕竟二十多万人,两万余匹马,饿着肚子可不行。

若是太过严重可是要出兵变的。

他略微思忖了片刻道:“拿我军令去地方调取些粮草应急,待秋收之后再……”

“将军。”

李儒忽然开口打断道。

“嗯?”

董天看向了李儒。

“我来此正是为秋收之事。”

“如今已经即将到达秋收之时,但看上去今年的收成并不算好。”

李儒皱着眉头,脸上带着忧虑。

(https://www.xvqianqian.com/4221/4221296/14784853.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