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遂遣使送信至孙权面前,告知扬州归属东吴,孙权可自取合淝。
孙权览信罢大喜,遂入驻合淝,继而收回扬州其余各地。
曹丕与子龙领兵再回许昌商议共伐曹丕之事。
曹丕依子龙之计,继续领军北上与曹丕主力抗衡。
而子龙率本部数万大军西进,直指关中。
却说章武帝与孔明领五万大军已至汉中,与汉中军会合一处,以待时机。
忽一日来报,大将军子龙遣信而至。
章武帝览毕,大喜,递与丞相复览
孔明览毕亦大喜:“子龙已助曹植、东吴攻克曹丕八万大军,曹丕只领数十骑败逃北上。”
正整顿军马间,后又有细作飞报入川:“ 曹丕败退奔回邺城后,身感寒疾,医治不痊而薨。曹真、陈群、司马懿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皇帝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却被疑有反心,被夺兵权、削职回乡,令曹真总督雍、凉军马。”
孔明大笑道:“吾欲伐魏久矣,如今当为天时、人和!”
孔明遂提《出师表》,请章武帝坐镇两川,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中之事;又唤诸将听令,即日出师北伐。
却说边庭探知此事,报入洛阳。是日曹睿设朝,近臣奏曰:“边官报称:孔明率领大兵十万,出屯汉中,令关兴、张苞为前部先锋,引兵入境;子龙率大军五万,曹植率兵七万共犯司隶。”
曹睿大惊,问群臣曰:“谁可为将,以退蜀兵?”
殿前有两人应声而出众视之,乃大将军曹真、夏侯渊之子夏侯楙也。
曹真、夏侯楙遂辞了魏主,星夜到长安,两人各调关西诸路军马十余万,分路来敌孔明、子龙。
却说孔明率兵前至沔阳,经过马超坟墓,乃令其弟马岱挂孝,孔明亲自祭之。
祭毕,回到寨中,商议进兵。
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十万,前来拒敌。”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不过一膏粱子弟,生性懦弱无谋。愿请丞相令延率五千精兵,循秦岭以东,穿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路程便可到长安。那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逃。某便从东面而来,丞相可大驱兵马自斜谷而西进。如此以来,两面俱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豪杰,倘若有人进言,于子午谷山僻中以兵截杀,莫说五千人受害为我军大损,落败亦大伤我军锐气。此计决不可用。”
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夏侯楙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如此一来两军针锋相对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
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吾军不过十万,曹军久据中原却有数十万之数,须知‘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
“陇右乃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汉中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陇山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乃抵抗曹魏反扑之地利也;且陇右盛产骏马,地势平坦、尤为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若得陇右,我军便可以陇右为东进根据地,无需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从蜀地跋山涉水运送粮食;此等皆为吾计之优也,汝计悬危,无须再议!”
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虽怏怏不悦,暗想若是子龙提及此计,丞相定当应允。
孔明遂差人令关兴、张苞进兵。
(https://www.xvqianqian.com/4224/4224210/11111106.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