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话罢,当即吩咐武士,将王凌绑了,拉出斩首示众,以申军法。王凌俯首无辞,任由绳穿索绑,被武士押入帐外。
当下有汉军斥候正于山上查看魏寨,见王凌被押将斩,报知至帐内,那文钦性如烈火,闻言大怒道:“王凌虽失了后山,但却未逃亡,身受重伤仍回营请罪,司马今孚不分皂白如此治罪,似此昏乱,可见魏将亡矣!”
文钦又向张苞、曹植道:“王凌乃昔日大汉司徒王允侄子,昔日因军功仪同三司、进位司空,曾总管江淮军政,可见此人不凡,若救之,或可大用。”
张苞闻言,当即与文钦领兵而下,闯入魏营中,打开囚车,救出王凌。
王凌正心如死灰时,却被昔日敌人所救,一时感慨万千,心中早已死心,又见文钦亦投汉军麾下,当即一声号令,麾下亲兵于魏寨内尽变,众人直上沂山投入汉营。
司马孚大怒,领兵前来追赶,张苞力战断后,追兵纷纷落马。
山上曹植得见,叫降兵于半山扎营,令副将领兵下山,接应张苞。
司马孚见有接应,一时惊疑不定,只得急忙收兵回营。
曹植与张苞回营,文钦同王凌上前见过。
张苞一面吩咐军医救治王凌,一面使人飞报魏延,说沂山已夺。
且说司马孚收兵回营,一面使人飞报沂源,言文钦、王凌失守沂山,畏罪造反投汉;一面与众将士商议道:“我军虚实如何,文钦、王凌二人甚为知晓。汉军现据高地,若出不意,下山围攻,我军则万分危险,不如将大军连夜撤入山下密林,尽行藏匿,佯装撤退。待彼下山据平地,我军则于密林尽出,可以阻其后;沂源之军,可以挡其前,前后夹攻,汉军必败。彼得沂山,如同不得也!”
众将齐声赞成,齐言司马孚不弱其兄。
司马孚当即趁着黑夜,尽行撤退,藏匿密林去了。
比及天明,张苞与曹植于山上看见山下魏营尽空,不见一人,吃了一惊。
张苞连忙差了十名精细小卒,下山打探,走了十条里,回报皆不见魏兵踪影,二人大疑,即忙起大兵来到前山,凭山一望,四顾茫茫,不见魏兵。
曹植道:“司马孚此人之智于‘八达’内仅次于其兄司马懿。今奉命来救沂山,未曾见阵,却弃了防地,不知藏匿何方。其必有阴谋,我军不宜轻动。”
张苞道:“可令大军依山为营,三营相护,以待援军。如此进可以攻沂源,退可以保沂山天险,纵使司马孚有阴谋,可令我军坚守不出,不理会便是。”
曹植道:“将军所言极是。”
张苞即令文钦、王凌二人下山,倚山为营;张苞自与曹植在山上安了两个营寨,各营多派哨兵,四处探访,小心提防魏军前来劫营。
且说司马懿于沂源闻听沂山失守,王凌文钦投汉;司马孚藏兵沂山下密林。
司马懿急令王基领兵一万奔往沂山,会同司马孚攻屯沂山汉兵,以免沂源后顾之忧。
忽有探马来报称孔明亲率四万大军来犯,司马懿只得再去急令调回王基兵马,只拨与其五千兵士去援司马孚。
司马懿嘱咐王基道:“待汝与吾弟会合时,将吾之言告知:只可坚守,不可攻山,待吾击退孔明便遣大军来援,夺回沂山天险。”
王基领命而去。
(https://www.xvqianqian.com/4224/4224210/11111053.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