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姜维派遣张翼、冯习围攻钜野,又遣罗宪援助费祎、张南,强攻郭淮、卫觊所在城池;其则引轻骑东进奇袭各郡,扰乱魏军后方。
那魏军遭汉军南扼于都昌,北阻于钜野,西拦于定陶,后又有姜维轻骑扰乱,如今可谓是进不能得胜战,退又恐为汉军所乘,形势日益显劣。
司马懿于都昌城聚集长子司马师商议道:“姜维得孔明、子龙真传,其人用兵神出鬼没,我军后方处处为其所制。今孔明阻我军于济水之北,遣姜维等将将我军四处城池包围,我军只得闭关自守,此为我军心腹之患,如之奈何?”
司马师道:“今我曹魏反汉而复,据青、徐二州为雄,可谓一方霸王。徐州与扬州相邻,那东吴孙权昔日被迫投降于汉,被迫削取帝冕、沦为一介王侯,其必久不满于汉也。且汉与东吴早有世仇,昔日云长、翼德死因皆与其有关,孙权虽居东吴,但大汉未亡则永为其心腹大患。父亲不如遣一善口舌之使奉明令由徐州入江南,游说孙权乘汉军围攻我军之隙以攻荆州。荆州事急,必求救于孔明,孔明必分兖州之军,南援荆州,此后我军可调徐州之兵袭其后,如此虽不能一鼓作气尽收故土,豫、兖二州必可得也!”
司马懿道:“我儿此言极是。事势危急,吾即遣诸葛诞南下。”
那诸葛诞乃是琅琊郡阳都县人士,乃汉丞相孔明、吴大将军诸葛瑾族弟,因与夏侯玄交好,且其女是司马懿三子司马伷之妻,故而接受夏侯玄与司马懿之邀入魏而仕。
诸葛诞领命,当即星夜兼程赶赴江南,到了建业见过孙权,孙权以厚礼款待,诸葛诞便将来意声明。
诸葛诞道:“司马太尉明言,魏愿与吴平分南北天下,荆州江东可自取之。”
孙权道:“汉得天下,于孤不利。今得仲达相约,与孤不谋而合。将军可归禀仲达,吴愿与魏相携覆汉,孤择日点兵,出兵荆州。”
诸葛诞道:“军情紧急,还请大王速速动员。若让孔明得知魏吴联合,必举中原之兵来援荆州,届时纵使江南有百万之兵,亦难取荆州也。”
孙权道:“将军放心,孤意已决,形势所迫,今若孤不并荆州,不日汉将并东吴也。”
诸葛诞听罢,便知孙权心意已决,必会出兵,便婉拒孙权留宴,当即辞别,径回都昌回禀司马懿。
孙权此人心有两面,这边答应诸葛诞,待送走诸葛诞后,却又心生疑虑,是否援助曹魏的答案摇摆不定。
孙权当即召集文武商议。
且说江东文武当初在赤壁之战之前便分有两派:一派主张联刘,是以鲁肃为首;一派主张降于强魏,后择利而趋,这派以张昭为首。
孔明携子龙出使东吴、舌战江东群儒后,降魏一派是完全失势,孙权与周瑜又受孔明智激,便与玄德联合,共抗曹魏,江东文武便服从上命。
今鲁肃、周瑜已然病逝,孙权于此时提出发兵助曹,满朝文武皆不满东吴甘为汉臣,故而一律赞成。
对于如今形势,众文武颇为明了,孔明出兵兖州讨伐叛魏已不是隐秘之事,只两三旬间,便收复一半兖州。
陆逊出班道:“孔明虽用兵如神,却也顾此失彼,以为我东吴甘愿降汉沦为受制之囚,便调豫州之兵至兖州相助伐魏,故而豫州中空。我军若不于此时出兵助曹,即便此后有取荆州之心,亦无用兵之地矣!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兵图存。不欲束手归降,甘居人下,那便战之!”
此言一出,众文武皆高声应和。
孙权见众文武团结一致主张出兵,大喜,便封陆逊为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令其与吕岱、吕范、全琮、诸葛恪分领江南诸将诸军,于各路径取荆州。
众将领命,陆逊当即下令升帐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