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隆正帝没有循例召集紫宸殿议事,而是单独留下了贾琏。
“你是认准了要到海上去抓挠是吧?”隆正帝没好气的看着贾琏。
这些年,贾琏一直在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事,让他去锦衣府就去锦衣府,让他去鸿胪寺就去鸿胪寺。
虽然在这些上面贾琏干的也不错,但是隆正帝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他。
因为隆正帝很清楚,贾琏和当初的贾代善一样,是一位天生的军事统帅。
但是,隆正帝却不敢真的就这么把贾琏放进军中,因为一旦贾琏在军中立下大功。贾家的威势,将再也难以制衡。
而现在,贾琏却是选择了放弃军中,打算下海。在隆正帝看来,这就是贾琏懂规矩,知进退了。
一时间,隆正帝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是他心中大郑未来的霍骠骑啊。一时间,这位意志坚韧的帝王都有些怀疑自己了。
隆正帝的想法,贾琏多少能猜到几分,不过贾琏并不打算解释什么。
现在他在国内的准备已经上了正轨,只要再把开海这件事干好,不但能和西夷争夺未来五百年的气运,同样也能让贾家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那好,你放手去做,朕会支持你。只要你能做出成绩,朝堂上的风雨,朕来替你档。”
贾琏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隆正革新的真正开端。未来,青史之上,他也会成为商君一般的人物。
商君把华夏从奴隶社会带到封建社会,奠定了华夏两千年昌盛的根基。现在,他要把华夏社会推进到下一步了。
贾琏自然知道,这个目标需要太多太多,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起码,他遇到了一个愿意做他的孝公的君主。
隆正帝皱着眉头来回踱了几步,才说:“等西北战事结束,这件事就可以开始操持了。不过在这之前,也许你需要把那一日对朕说的话对百官再讲一遍。
否则,朝中官员若是阳奉阴违,只靠咱们君臣两个,也办不成事。你说是吧。”
贾琏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天子想要让他说什么。本来,这也是他的打算。
这个世界,贾琏愿意做让中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看到皇帝有结束的意思,贾琏却是忽然想起一事:“皇爷,还有一事。此次远航的队长,您还需要考虑一个人选。”
隆正帝愣了下:“怎么,你没有人选吗?你可以推荐,只要你不是想自己去,朕都可以准。”
贾琏无奈的笑了笑:“臣可不敢,这可是一次足够名留青史的伟业,如果远行成功,那领队之人其功绩足以媲美博望侯张骞,这样重要的人选,还要皇爷乾刚独断才行。”
这倒不是乱说,当初下西洋的郑和,若非本身是太监,凭借这份开疆拓土,怀柔远人的功绩,永乐大帝是绝对不会吝惜一个侯爵的。
更何况,如果贾琏真的办成了他想要办成的事。这份开拓之功真的是不逊色于当初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的。
隆正帝虽然不大认同贾琏把海洋拔到那么高的地步,不过倒是也觉得这份功劳让自己来选人也不错。
“好,等西北战事结束,朕给你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