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正坊,林府,林如海一早便没有去吏部当值。
贾敏虽然有些纳闷,但是还是先优先处理了府中的内事。
现在的林家,可不是当初在扬州的时候可比。林如海担任大冢宰已经三年多,资历和威望都已经足够了,尚书之位做的是威风凛凛。
林家家业的规模也因为顺字号的扩张而成倍增长。
当初,贾琏和王熙凤都曾经提出就让林家入一点股进顺字号,然后就坐享其成就行了。
但是贾敏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贾琏虽然如今和自家亲近。顺字号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下只要漏下一点点就足够林家坐享其成。
但是林家不是薛家,薛家可以完全依附顺字号生存,林家却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所以贾敏的选择是给顺字号做下游,慢慢的发展出林家自己的商号。只要跟着顺字号的扩张前进,也不少赚钱。
打理清楚家事,贾敏回去看了看已经六岁的林锐。
自己的胖儿子确实聪明伶俐,自家老爷亲自为他启蒙,不到一年就教不下去了。
倒不是学识不够,自家夫君是天子钦点的探花,虽然这些年忙于政务不能专心学业。但是给一个幼童启蒙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锐儿学业进步很快,启蒙所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很快就学完了。
老爷也是感到自己忙于政务,精力不够,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业。所以亲自延请了一位年轻的翰林做锐儿的老师。
那位尹翰林教了锐儿也快一年了,每次提起锐儿都是赞不绝口。贾敏看得出,他是认真的。
为了强身健体,老爷还请了一位军中将领教授锐儿武艺。
不论是习文练武,锐儿都做的非常出色。自己和老爷都非常的欣慰,外面提起林家大少爷,也都是一片夸赞。
老爷前几天还说了,等锐儿满了八岁,就把他送进国子监内院学习。
在陈祭酒的管理下,国子监内院这些年在神京都中名声不小。文武全贵子弟,凡是在文事上有想法的,都以能够进入国子监内院为目标。
但是国子监内院每年的选拔非常严格。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特招名额,却是少的可怜。
当然,林家想要一个特招名额自然是亳不为难。不过,贾敏相信,锐儿通过考试进入内院同样是亳不为难。
锐儿可以说没有什么让贾敏不满意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自家儿子,实在是太能吃了,也太胖了。
看着眼前只有六岁却已经七十斤的胖小子,贾敏又是一阵头疼。
看了看在睡午觉的儿子,贾敏摇了摇头,退出了林锐的房间。
想了想,贾敏去了林如海的书房。白天不去吏部当值时,林如海一般都在书房读书顺便处理一些紧急公务。
“老爷!”贾敏推开门,果然,林如海就在书房中读书。不过看的却不是林如海经常读的经史子集,而是《算数初阶》。
“这应该是黄志文先生的新书吧。老爷什么时候又开始研究算学了?”
林如海看到是贾敏,就笑着放下书:“这是琏儿上次给我的,据说黄志文一代算学大家,写此书耗费二十年。如今终于成书,就要做为国子监的算学课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