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8月,为开展皖东工作,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成立中共皖东工作委员会。皖东工委成立后,首先建立了中共巢县特别支部。巢县特支通过与国民党巢县县政府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关系,以巢县民众动员委员会的名义,在巢县柘皋、黄山一带举办青年抗日训练班,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培训青年抗日骨干,并从中培养、吸收了一批优秀分子入党。同年秋,皖东工委进入柘皋,决定在巢县特支基础上,建立巢县县委。皖东工委与巢县县委继续联合巢县县政府,举办抗日训练班。吸引了含山、和县、江浦、全椒、合肥等地的大批爱国青年前来受训。通过学习和培训,这批青年大部分成为中**员和抗日骨干,成为发展巢县、含山、和县、及皖东地区工作的革命种子。其中,部分党员受巢县县委派遣,返回含山、和县等地做党的秘密工作,成立了含山县委。1939年4月,苏皖省委决定,为进一步向皖东地区发展党的工作,成立了中共和含全县委。
1939年1月,安徽省工委撤销,成立了中共鄂豫皖区党委。稍后,舒城中心县委改为舒无地委,上属鄂豫皖区党委领导。通过舒城中心县委和舒无地委的努力,无为、庐江、巢县(南部),以及舒城、桐城等县党组织逐步发展,各县均相继建立了若干党的区委组织,并开始建立了一批地方抗日武装和群众抗日团体。
1939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新四军军长叶挺由皖南军部来江北,会同参谋长张云逸,与国民党安徽省军政当局进行谈判。不久,于庐江东汤池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统一了对江北新四军部队的领导。原由中共’舒城中心县委组建、发展的新四军四支队游击第二纵队,与随叶挺、张云逸过江的新四军第二支队一部合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改由江北指挥部指挥,政治上属舒无地委领导。
1939年秋天,国民党安徽省当局开始全面推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并为此举办党政干部训练班,进行贯彻。从此,皖中抗日斗争形势发生逆转,自抗日战争全面开展后,各县党组织与地方国民党方面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不断遭到破坏,原担任或参加各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及工作团领导工作的共产党员遭到排斥和监视,大批倾向共产党的爱国青年遭到迫害。针对这种形势,为防止和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避免损失,根据鄂豫皖区党委的指示,舒无地委及时采取了应变措施,有组织的安排桐城、舒城、庐江等县党组织进行隐蔽和撤退工作,大批公开身份的党员、干部和青年抗日骨干分别撤往无为、巢县、或输送到皖东地区开展工作。
同时,中共苏皖省委亦部署和含全县委,采取了应变措施,并撤销和含全县委,分别成立含山、全椒县委及和县善厚集区委。
1939年11月,鄂豫皖区党委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庐江东汤池撤往皖东定远县。区党委组织部长何伟留下,于1940年1月组建皖中军政委员会,统一和协调皖中党政军组织的领导,舒无地委在皖中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下,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密切配合,独立坚持巢无庐舒桐地区党的工作。在此前后,为方便领导,舒无地委根据上级党的指示,重组和(县)含(山)地区党组织,并进而归入舒无地委组织系统中。同时,巢县县委亦划归舒无地委领导,自此,舒无地委实现了对无为、巢县、庐江、含山、和县,以及舒城、桐城、潜山、怀宁等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
(选自《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巢湖地区组织史资料》1927·4-1987·11)
1940年8月程明远任中共合(肥)巢县委书记,1942年春任中共巢湖工委副书记。5月任巢和庐(江)中心县委书记。
(https://www.xvqianqian.com/4248/4248912/53491092.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