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纪灵十六年,当南朔内部发生宫斗,虽然迅速就以惜朝的胜利告终,但北然依旧嗅到了一丝契机,对南朔的进逼更甚。
而,此时南朔的内部,也是暗流涌动。
当时主要矛盾解决了,曾经的次要矛盾就逐渐显现了。
经过夺权,惜朝初期掌握了一定权力,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权力的重新瓜分,以前被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那些昔日和他站在一边的楚新长老们逐渐被推向了他的对立面。
加之,大人对北然的放纵,墨泽部和楚新部是心存不满的,而因为惜朝与大人的密切联系,渐渐地,他们把这种不满也转移到了惜朝身上。
昔日的盟友貌合神离,在南朔内部,此时惜朝显得孤立无援。南朔王庭不同于朝歌,大漠也不同于关内,部族观念强烈,崇尚强者,而舞枪弄棒并不是惜朝的强项。曾经灿阳留给自己的护卫队在部族的掣肘下也早已分崩离析.......
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惜朝只有一半大漠的血统,所以在大漠各氏族眼中,他只算半个大漠人,大家仰灿阳之鼻息,内心对他并不十分认可。尤其在各部族出现强有力的领袖后,这种情况更甚。
一边随着墨泽之子墨凌的羽翼渐丰,墨泽旧部团结在他的周围,使惜朝可以依靠的最后一股力量与之不断产生矛盾。但好在打断骨头连着筋,母亲墨心作为老领主的女儿,居中维系,惜朝与墨泽部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闹得那么僵。
而另一边,新任酋主楚新俊风强干精明,在他的领导下,楚新部再次日渐壮大。
惜朝诛杀楚新长老在前,虽然是联合的现任这些楚新新贵,但毕竟是人家的族人,好的时候没有话说,有嫌隙的时候这都是对立的理由。况且之前惜朝有借北然打压楚新的故事,楚新部没那么和善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刻,这两股力量无处不在地制约着惜朝的权力。但也算平静,均势就这样维持着。
惜朝不可能察觉不到这种情况,他开始在自己的身边聚集一些外客臣子和青年才俊。这些人大多没有那么强烈的宗族观念,逐渐分担一些职务,惜朝想以此来制衡部族势力。
随着彼此冲突扩大,为了进行缓和,惜朝敕封墨凌为戍北将军,主管南朔边境兵马,借着北然南犯的机会将之调离陵安,把他放在了面对北然的前线。既避免了他在陵安与楚新部争权夺利,也意在调和自己的新派与墨泽部的矛盾。
然而,墨凌对惜朝这个封赐倒是十分高兴。在陵安王庭之中,他每天都要面对惜朝和自己姑姑的心腹,如今获得将在外的机会,倒也落得自在。
安排完墨泽部,就该轮到楚新部了。为了安抚楚新部的情绪,同时拉拢楚新部的新人,在现有基础上,惜朝将王庭很多重要岗位给予了楚新部,自己的王后就是楚新族人,自己的统治更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在惜朝的殚精竭虑下,内忧外患之下,接下来又过了一段平静的岁月。
(https://www.xvqianqian.com/4291/4291580/54337900.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