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更何况,这可是姜维、姜伯约啊。
那是在丞相之后,毅然决然地以降将的身份扛起北伐大旗的姜维啊!
是闻听后主已降,却依旧想要计除钟会、邓艾,力挽狂澜的姜伯约啊。
直到千百年后,那声“我计不成,乃天命也”的感慨,依旧回荡在天地间。
如此大汉股肱之臣,马谡岂能忍心让他就此陨落在小小平襄城中?
凉州,今日不取,明日仍在,即便是毁了与子龙将军的约定,马谡也不能坐视姜维的殒命。
想必,若是丞相在此,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吧。
念及此处,马谡也不再犹疑,随即便从案牍之中找出了南安郡平襄城的舆图,开始细细查勘了起来。
是的,马谡已经决定,放弃金城这块诱人的蛋糕,转而去平襄跟凉州军主力绞杀到一起。
这或许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却是最适合蜀汉的选择。
蜀汉的浪漫,也大抵来自于此。
而这也是冥冥之中,马谡没有将关兴张苞等人叫来一同商议行军路线的原因。
或许从一开始,在还没有完成这样的利弊分析之时,马谡的心中便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当然,又或许,即便关兴、张苞在此,他们也会同意马谡的想法。
不过,从嘴上说,远没有用行动做来的有效果。与其让众人讨论这件事情,不如直接做。
讨论那就意味着还能变通,而直接做,却是告诉后来者,面对人与地,身为大汉之将,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也算是马谡给几名小将又上的一堂课程吧。
不过,上课归上课,打赢了才有效果,否则只是小丑而已。
而想要打赢这场仗,难度可是不小。
从兵力上看,马谡的总兵力充其量只有八千人(剩下的几百人留下守城),而对手凉州军,保守估计都有四五万人。
虽然因为围困平襄,凉州军会稍稍分散兵力。
但即便如此,马谡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兵少,马谡势必无法对凉州军发起全面的进攻,也因此,马谡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战场。
也因为马谡兵少,击败凉州军本就不易,而马谡想要的还不仅仅是救出姜维所部。
尽可能地重创凉州军,为后续的作战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在得到增援后的进攻金城,才是马谡心中想要做的。
毕竟金城之战,迟早还要打响。
与其在之后的攻坚战中艰难应对这伙兵力,不如在这次的对攻之中消灭掉。
为此,马谡更需要好好地谋划一番。
来不及叫上关兴和张苞等人,马谡当即自行开始研究起了舆图,他必须在行军之前,完成整个的排兵布阵......
(https://www.xvqianqian.com/4334/4334214/11927368.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