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陆逊心头也是一跳。
的确,石亭之战是他叫停的。
可问题是,若是没有吴王的默许,自己真的有那个能力叫停这场战争吗?
自己虽然是大都督,可下头还有左、右都督各领大军。
参战总共九万大军,自己真正能指挥的只有在正面接敌的三万人而已,左右包抄的朱桓、全琮所部共计六万大军,自己真的能指挥得动吗?
若是九万大军行动一致,自己当然要继续追击,不全歼这伙魏军誓不罢休,可问题是,左右两路已经停下了脚步,而魏军的援军也到了,自己再继续前进,那就是在送死!
明明是吴王不愿冒险追击,暗示左右两翼放缓脚步,迫使战争停止,怎么到了现在变成了自己不想追击了。
听着朱桓睁眼说的瞎话,即便有着良好涵养的陆逊也不免心胸急剧地起伏了起来。
好在,即便眉头紧皱、怒火中烧,陆逊还是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很清楚,有些事情不上台面没二两重,可一旦上了台面,千斤都打不住。
就如与吴王之间的龃龉,就是永远不能摆到台面上的事情。
不管对内对外,一个王上和一个大都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提防到放任敌军逃走的地步,都是不能公开的秘密。
哪怕这个秘密有识之士都心知肚明。
就像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没有戳破,总还是能挡些风雨的,可若是戳破了,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破洞,也会在极短的时间蔓延开来。
这是陆逊所不愿看到的,当然,这也是吴王孙权所不愿看到的。
“休穆。(朱桓表字)”孙权表现得有些愠怒地看向了朱桓,道:“不可对大都督无礼。当日曹魏援军已至,在不明敌情之下,撤军,孤也是同意的。”
一句话,看似是在训斥陆逊,但实际上却是将当日撤军的责任全都甩到了陆逊的头上。
除了一句“曹魏援军已至”,还算是实情之外,其余,几乎都是狡辩之言。
“不明敌情”,这便是在指摘陆逊这个战役指挥者,为何连援军的情况都没能摸清楚;
而“也是同意”的话语,更是将孙权主动的命令悄然变成了被动的同意。
换言之,是你,陆逊不识敌情,胡乱给了我建议,我被你蒙蔽了才同意的。
这甩锅的手段,即便是放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妥妥的是一把好手。
最悲哀的是,陆逊还根本反驳不得......
(https://www.xvqianqian.com/4334/4334214/11927323.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