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这对师生,林宁在书院祭酒的办公室见到了刘虞,同时见到蔡邕和蔡文姬父女。
“老大人,老师,师姐。”林宁一一打招呼。
这三人身上都有书院职务,所以经常聚在一起,因为蔡琰身为女性,又是有夫之妇,出门到处戴着白纱斗笠。林宁想到和江代英的对话,更加黯然:没办法,这就是时代的鸿沟,无论我怎么努力,有生之年能把“斗笠”拿掉就不错了。
刘虞淡淡道:“太尉大人征战繁忙,怎么有空到书院来?”
林宁听口气不对,心中琢磨了一会儿才恍然:前两天随波逐流跟着上了一封奏章,请求封王,虽然是恶心曹操的,在汉室宗亲刘虞眼里,恐怕是别有用心,投石问路。
刘虞和刘晔不同,刘晔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天道循环成王败寇的道理比谁都明白,也不以自身的血统为意。刘虞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受了一辈子正统教育,也做了一辈子汉官,大汉朝的各种制度在他眼里理所当然不容置疑,汉高祖立下“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祖训,对刘虞来说就是金科玉律。
林宁能怎么办?越描越黑,还不如装傻充愣,笑笑道:“曹贼败亡不远,明年开春我将亲征,奉天子还于旧都。今天来老大人这里,是得了空闲,特来聆听教诲。”他扭头问蔡邕,“老师,后汉之史已著成多少?”
蔡邕道:“有多位大儒鼎力相助,老夫有生之年完成这部青史,应该不难。”《后汉书》的编纂工作,林宁只指派了一些有名的学者参与,为了避嫌是从来不主动关注的,他可不想被后世扣上一顶“篡改历史”的帽子。
三人平平淡淡地聊了一会儿,林宁对蔡琰道:“师姐,如今女学堂已经有了数届学员,我想设立一个机构,暂名翰林院。将学成毕业的女学生其中有意者选入,可以著书立传,可以研究学问,也可以向朝廷提出各种建议,当然,只是建议。”如果不赋予翰林院政治意义,也不给予政治权力,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更多人只会当个笑话看。但够了,林宁只要有这个机构,以后总能发挥作用的,说不定会渐渐演变成下院。
蔡琰眼前一亮,说:“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会有人说闲话,于太尉大人的英名有损。”
林宁心意已决,暗忖:还英名呢,就凭我割封建主义的尾巴、挖世族豪强的根基,史书上不定把我写成什么样,估计和夏桀商纣一个级别。
蔡琰道:“既然太尉大人这么说了,稍后我与史讲师商量一二。”
林宁勉励两句,转回来对两个老头说:“还有一事,我要设立议政院,与翰林院不同,议政院是可以参与朝政的,凡律法更订、军国重事,须议政院副署才能颁布天下。”
刘虞和蔡邕大吃一惊,一时说不出话。因为这么做的话,高度集中的幽州权力制度会有所分散,林宁的权威也将受损。
林宁道:“当然,这还只是构想,现在就把议政院搭建起来不现实,至少得等到天子还都,海内一统之后,而且不是我们几人说说这么简单。”
刘虞有想法了:天下一统,再设立议政院是代表着林宁不想篡位,通过分权制衡皇帝,还是一块遮羞布,等改朝换代之后再撤销议政院?
刘虞对人心有很深的洞察力,林宁迟早称王,就算现在不称,以后也会实现,时间早晚而已。问题在于林宁统一天下之后,有没有做周文王的决心?林宁此人太过复杂,待人接物恢弘大度,但狠起来也让人害怕。
这时只听蔡邕道:“议政院是什么样的?”
“定下固定席数,充任者以退役将帅、致仕官员、州郡名老为主,在役将帅、官员有意入议政院者,须卸去所有朝廷官职。一件事公开讨论,然后投票表决,哪一方同意的多,哪一方就胜出,代表议政院全体人员副署朝廷旨意。”
蔡邕痴呆道:“如此做法,闻所未闻。”
林宁心说这也是一千多年后人类摸爬滚打才有的智慧结晶,幸好现在是汉朝,更多的陋习成规没有出现,独尊儒术也有一定的法家思想。不然等个一两千年再搞,林宁可以想象到那时候的乱象,结果就是乱象大了变得更乱,乃至暴力收场,再然后,万马齐喑。
(https://www.vxqianqian.cc/4394/4394546/32774383.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