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陛下梦见的金人,想来必定是佛的幻影!”
这一席话,引起了刘庄的好奇心,才得知那就是西方叫做佛祖的神祗。于是,他派郎中蔡愔和秦景二人作为使者,前往西方的天竺国(今印度半岛)求取佛经,寻求佛教道义。
使者在西域找到了佛经,并带着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回到中原。他们用白马驮着佛教经典,抵达国门,到达今天的白马寺。
佛经经典,大抵以一切虚无为本,认为慈悲是一项最尊贵的品德。崇尚慈悲,不杀生。佛经经典认为人死之后,精神不灭,可以再次投胎转世。而人生前所作的善事恶事,全都会有因果报应。
因此,他们提倡修炼精神和行为,直至最高的境界—成“佛”。
佛家擅于使用恢弘博大,高深莫测的言词,以劝化诱导愚昧的凡夫俗子。精通佛家道义的人,称为“沙门”(和尚)。
于是,佛教便开始在中原传播。信徒们图画佛门形像崇拜。在天子、诸王和皇亲国戚当中,唯独楚王刘英最先崇拜佛教。
中国在秦汉以前,没有听说过佛教,汉武帝时才有佛像出现。
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年),西域大月氏国的使者能诵佛经。汉朝博士秦景宪曾经请他传授过一些佛经,却因为深奥难解,没有仔细研究。
当初,蔡愔、秦景经过万水千山,饱尝了许多艰难险阻,才到达天竺国,到处访问僧徒。
天竺人迷信佛教,僧侣很多。听说有中国人到来,却也十分欢迎。于是取出经书给二人看。蔡愔和秦景在洛阳都城中,也算得上是文人中的领袖,偏偏却看不懂这种经书,更领会不了其中的含义。
幸亏有略知中国语言文字的高僧从中讲解,他们才多少领会了一些。
于是,两人干脆带回佛经,又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请到中原,由他们传讲佛法。
刘庄虽然也不懂佛经,却没有怠慢。
后来,永平十一年(公元年),刘庄诏建的佛教寺庙在洛阳东雍门外落成,刘庄还任命两位高僧为寺庙住持。
因为驮经的是一匹白马,又把寺庙取名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至今犹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是后话,不提。
不过,刘庄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研究钻研佛经,王侯公卿以下又多半不信佛教,当然不去听讲佛经。
只有楚王刘英一直身处僻壤,听说取来了佛经,有意学习佛教知识,就特地派人向两位高僧学习佛法。二沙门逐一讲解,楚使却茫然若迷。
他们不过只是将如何斋戒,如何拜祭,这些皮毛功夫,一些形式,返报楚王。刘英在楚宫中供着佛像,朝夕顶礼膜拜,祈福禳灾。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0977.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