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傲世皇朝 > 第8章一见如故刘秀倾心投桃报李丽华钟情(2)

第8章一见如故刘秀倾心投桃报李丽华钟情(2)

已经提前干完了当天所有的事情,可时间还早。于是,大家就一边动手收拾着农具,一边在田埂边闲聊起来。

如今,刘安对小少爷是越来越佩服,越来越信任。

以前,大少爷是刘安的上帝,刘安一切都唯大少爷的命令行事。如今,小少爷却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

小少爷虽然年纪轻轻,但办事总有自己的主见。对下人们,他也是恩德深厚,从不以主人的姿态去呵斥,打骂家里的奴仆,令奴仆们格外高兴和庆幸。

如果遇上大少爷,那就迥然不同了。他高兴时,他也许会重重地奖励你;不高兴时,他会无缘无故地折磨你,你会成为他泄愤的工具。

所以,大家对大少爷刘縯是畏惧多于尊敬,而对小少爷却是敬畏有加。

闲聊了一会,刘秀诚恳地对刘安说道:“刘安哥啊,你对我家实在是忠心耿耿,对我兄弟也是有恩,真是令人感激啊!你的年龄现在已经不小了,应该考虑解决你的婚事了吧?”

刘安低下了自己的头。他未尝没有想个这个问题。但自己有这个能力吗?自己身为奴仆,婚姻的事情自己能够做主吗?

刘秀似乎看出了刘安的心思。他接着对刘安说道:“今年,我家粮食丰收,你们大家立下的功劳都不小哦!刘安哥啊,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实际上前几年,我妈妈就早在考虑你的婚事问题了。但当时因为姐姐们要出嫁,哥哥要娶媳妇,家里的花费又实在太多。因而,就暂时放开了你的事情。所以,妈妈心里一直对你有些歉意。你心里怨恨我们吗?”

“小少爷啊,奴才怎么敢怨恨主人呢!主人一家,一向对我刘安是恩重如山,刘安一直难以忘怀啊!

想当年,老爷以孝廉身份上京,遇见了当时只有几岁,就被别人卖来卖去的我。老爷就出钱把我买下来,救活了我的命。

如今,太夫人,以及各位少爷都对我这么好,我刘安怎么敢忘恩负义啊!”刘安想起往事,不禁留下了眼泪,他感激涕零地说道。

“刘安哥,你不用这样说啊!虽然你名义上是奴仆,但实际上你就像我的兄弟一样。你虽然身份是奴仆,但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啊!难道奴仆就不是人吗?

妈妈也已经和我们商定好了,决定很快就为你娶亲。妈妈说,叫我先预先通知你一下,你要准备准备哦!

刘安哥啊,如果我们今后的生活好了,我们还会给你们这些奴仆自由的。这件事,也是我们兄弟和妈妈早就商量好了的事情。

那时,我们家还会送给你们家几亩地哦!这样,你们就有了平民的身份,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再受别人打骂和侮辱了啰!

那时,我们就能够像亲戚一样来往,孩子们也会没有阶级的隔阂。那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刘秀的话使刘安更加快活,他憨厚地笑了起来,心里更加有了盼头。

刘安知道,小少爷是一个十分讲究信用的人,他承诺过的话,是一定会兑现的。

农闲了,刘秀开始过上了半耕半读的悠闲的读书生活,他时时骑着自己的青牛边看书,边四处游逛,请教别人自己不懂的学问。

刘安结婚后,对自己的主人是越加的忠心与感激,他已经完全把整个的身心,放在了管理家务农事上。

因此,田里和家里的很多事情,都在刘安的亲自过问下,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着。刘秀兄弟由此也就更加轻松悠闲了起来。

看见这些,妈妈就对大儿子刘縯的胡乱花钱,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给家里造成的经济困难,少了一些担忧,心里也十分地快活。

看见妈妈的心情舒畅,经常是笑意盈盈,刘秀读书的兴趣也更浓了。

刘秀现在是,《周易》,《尚书》,《诗经》,诸子百家,无所不读,就像一个路过瓜地的饥渴的路人。

一天,刘秀突然回忆起了在自己小时候,妈妈曾经对自己的提问。

于是,刘秀翻出《荀子》来,重新认真地研读了起来。越研读,刘秀读书的兴趣越浓,对荀子似乎有些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越发激发了他更深思索的兴趣: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荀子先生讲得是多么好哦!为什么那些肉食者,那些权高位重者会听不进去呢?只有人们逐渐富足起来,人民才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来发展生产,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啊!

如果当政者只知道一味地掠夺,加重赋税,想尽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把百姓弄得很贫穷,人民就没有条件从事有效的生产了。社会财富毕竟是有限的,即使你怎么进行掠夺,如果没有生产,国家也是不能富足的。

“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

君王好大喜功,他的国家就会变得贫穷;做官的太多,他的国家就会变得贫穷;工人商人太多,他的国家就会变得贫穷;漫无节制地浪费财物,他的国家就会变得贫穷。

这些方面,都是当政的所有统治者要应该加以密切注意的啊!

然而,如今政令混乱的朝廷做到了这些吗?刘秀陷入了沉思之中,心中的忧患感越发强烈。

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刘秀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一米八以上的英俊潇洒的大小伙子了。他须眉秀美,高鼻梁,突鬓骨,(所谓“高准日角”),面容清秀,一表人才,成为了舂陵附近年青女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人物。

可是,他仍是像从前那样,性勤稼穑,早晚不辍。

他农闲之余,也是依然喜欢经常骑着他那头青牛,翻看着古书,督运着粮食,到南阳的郡府宛城去卖谷。

刘秀在经商中,逐渐有了很高的生意头脑,学会了精打细算。每次打完自家的粮食,刘秀储备好够家里吃用的粮食以后,就带着刘安等人,赶着毛驴,拉着家里剩余的粮食,到周边市镇去贩卖。

那时,时局动荡,天灾人祸不断,粮食显得十分紧缺。而刘秀做买卖又十分讲究诚实守信,价格也比较公道,所以他家的粮食销路一直非常好。

很快,刘秀做买卖就在那一带出了名,同时也为家里攒下了一笔比较丰厚的积蓄。如果没有大哥的不断施舍与挥霍,境况还会好许多。

但在别人的眼里,刘秀却完全有些像个怪物,似乎还有些不近人情:二十岁了(公元年),别人已经妻妾成群;可是他,不仅没有娶妻,而且还是一心痴迷于农活,经商与研读古书。别人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而且,刘秀还喜欢热心助人,无论是刘氏族人,还是同邑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一致称许。

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刘氏宗族因为赋税缴纳的问题,惹上了官司。令整个舂陵刘氏宗族都不得安宁。

刘秀闻听此事以后,觉得自己有责任,应该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帮助自己的家族度过这次危机。

于是,他亲到郡城南阳,求见太守严尤,据理力争。严尤初见刘秀,看见这个英俊的青年,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十分欣赏的感觉。

因此,他听了刘秀的有理有据的解释和辩驳后,觉得刘秀的意见合理合法,就爽快地减轻了刘氏宗族的租税。

刘秀回到家里以后,一下子就成为了全家族的英雄。他的名声更加响亮。他的不凡的举动,使人们在心中对他更加敬仰。

然而,刘秀一向为人低调,做事谨慎,给人的一贯印象,甚至有些胆小怕事。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自鸣得意,自吹自擂。

因而,这件事过去之后,人们也就淡忘了他的存在。他的名气,远远不及他的大哥刘縯响亮。人们也并不完全了解他,理解他,也不认同他的个性。

但在当时,却至少有三个人对他是了解很深,早就看出他的性格中,有极不普通的个性,甚至具有潜在的英雄的品性。

这三个人中,第一个就是刘秀最喜爱最亲近的二姐夫邓晨。

姐夫邓晨有一次,曾经带着刘秀去穰县(今河南邓县)拜访和请教那里的名士蔡少公,聆听蔡少公的指导和教诲。

蔡少公是穰县的大儒,声名远扬。他对图谶很有研究,很有心得,因而,相信他的人很多很多。

那一天,蔡少公家里是高朋满座,贵客盈门,热闹非凡。

蔡少公兴致勃勃地召集自己的亲友,大声对众人宣布,他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亲友们啊,老夫有幸,今天是高朋满座。借着这个良辰吉日,老夫想请大家,认真地听听老夫多年研究的最新成果!

诸位,如今朝廷虽然是王氏家族掌权,王家也是权倾中外,富贵逼人,甚至有人预料会有一个新的王朝的诞生。但以老夫对图谶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是大相径庭。我推测上天的旨意,还在刘氏的身上。天下最终必归刘氏,刘秀必做天子!

在这乱世纷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大节,不要投错了主人哦。”

满座宾客都十分惊异。他们纷纷地议论开来,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不置可否。

有人站起来大声地推断道:“我们相信蔡公的推论。以本人看来,以地位,处境和谋略而言,蔡公推测的人,必定是国师刘秀啊!(这个刘秀,即王莽的国师刘歆。为了印证这个伟大的预言,他特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你们大家认为我的推测如何?”

大家认为十分在理,纷纷表示同意。

年少的刘秀却突然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诸位,为什么就不会是我(仆)呢?!我也叫刘秀啊!”

众人都哄堂大笑起来,纷纷讥笑刘秀年少轻狂,自高自大,不自量力。姐夫邓晨却在心里暗暗地称奇,很欣喜地暗自赞叹小弟刘秀的志向宏大。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1136.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