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秀把深得剿抚精髓,而又与中原豪强地主没有多大联系的的陇西太守马援调回京师洛阳,担任虎贲中郎将(虎贲武士指挥官),协助自己,破解危局。
那时,马援已经担任陇西太守六年,他把陇西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羌人,汉人之间也和睦相处,一片安乐祥和之景。
起初,马援在陇西就向朝廷上书,建议朝廷像过去那样铸造和使用五铢钱,疏通流通环节,发展地方经济。
那时,建国之初,由于战乱的影响,商业十分萧条,国家对五铢钱的恢复使用并不十分迫切。
可是,在河西走廊地区,由于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少,所以商业较为繁荣。于是,在那里,人民就较早使用五铢钱用于贸易。
而汉朝廷当时直接控制的地区,当战乱平息后,地域虽然渐渐扩大,商业也渐渐发展起来,但运用金银,布帛,粟米等作为中间交换物,也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形势。因而,朝廷官员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使用五铢钱的便利。
所以,当马援的奏章转到了三府——太尉,大司徒,大司空这三公府后,三府都认为使用五铢钱不行,事情就搁置起来了。
马援回到朝廷以后,就从三公府里寻找到了自己先前的奏章。他看见上面有大臣们的十余条非难意见,于是,他就立即向皇帝刘秀上书,就疑难意见一一加以解释,并再次具表上奏,建议朝廷重新铸造使用五铢钱,恢复五铢钱有利于贸易流通的功能。
刘秀仔细研究,终于接受了马援的建议。
于是,就像马援预料的那样,五铢钱的使用,大大地方便了商业贸易,天下从货币的统一中得到了诸多利益。不仅彻底改变了王莽末年货币改制失败后,在贸易流通领域的混乱状态,而且促进了经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所以,经历这些事,马援更加得到了刘秀的信任。自回到京师,马援就多次被皇上召见。
一天,刘秀特意把马援召见皇宫,共同研讨对国事的看法,并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度田失策的后悔。
刘秀用欣赏敬慕的眼睛看着马援。只见马援的须发光亮整洁,双目炯炯有神。他的容貌光鲜,相貌堂堂。刘秀心中的赞赏油然而生。
“爱卿啊,你真是真的股肱之臣!你对国事的建言,总会令朕深受启发,受益颇深。每次,你与朕侃侃而谈,太子,诸侯王以及朕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不注意倾听,忘记疲劳的。
你尤其善于陈述前代所发生的事情,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你都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你又善于兵书战策,每次论兵,你都能与朕不谋而合。前不久,你建议恢复五铢钱,更是令天下百姓倍感便利。
如今,朕特地把你招进皇宫,就是想听听你对度田的建议。现在,天下攘攘,民变又起,是不是朕的施政欠妥,以致天怒人怨呢?”
马援爽朗地笑了起来:“感谢陛下如此看重称许微臣!臣的那些见解,都是陛下的英明睿智,以及陛下的时常教诲和影响所致,微臣有什么功劳呢?
至于度田问题,臣深深明白,陛下这是为了天下人的长远利益,才宁愿蒙受骂名,去进行的开天辟地的宏伟改革。
陛下啊,任何的国策和改革,都不可能令所有人都统统满意,必然会影响或者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何况陛下如今的度田,就会实实在在损害豪强地主们的利益呢?
所以,豪强地主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联合起来,抗拒陛下,向陛下施压,希望陛下改变制定好的国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问题是,不进行这样的革命性的变革,就会让天下更多的百姓不满意,更会危及大汉的江山社稷。
可恨的是,那些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地方官吏,豪强恶霸,他们个个鼠目寸光。他们根本不能体会到陛下这样做的深远意义;他们只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就拼命反对陛下的政令,甚至动用武装与陛下为敌。却不知,陛下的度田,其实是为了天下人更大的更深远的利益。”马援很是理解刘秀一心为国的心思。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1015.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