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丁卯日(二十八日),刘秀泰山封禅的庞大的车队东行巡视。
二月己卯日(初十日),刘秀临幸鲁国,做好前往泰山的各项准备。
辛卯日(二十二日),清晨,队伍燃起柴火,在泰山南麓之下祭祀天神跟天上的所有神祗,使用洛阳南郊祭祀天神的礼乐,一如在京城南郊举行的祭天之礼。
祭祀礼成,刘秀一行才进早餐。
此项仪式结束后,至“食时”(即上午辰时),刘秀乘坐御用挽车亲登泰山。
“日中”(即中午午时)稍后,刘秀到达山顶,更换祭服,准备封禅仪式。
至“晡时”(即下午申时),刘秀登上祭坛,神情庄重,面对北方而立。
尚书令献上玉牒及玉检(呈给上帝与神仙的奏章),刘秀亲手用一寸二分的御玺把玉牒亲自密封。
封好后,太常命禁卫军骑兵二千余人,抬起祭坛上的方石,尚书令将玉牒藏入其内以后,再用方石盖好,恢复原状。
其后,又由尚书令用五寸之印钤封石检,密封方石。
仪式完毕,刘秀再次叩拜,文武百官齐呼“万岁”。
当初,秦始皇上泰山,其事皆秘,连史官司马迁也慨叹无从述证。汉武帝上泰山,随从极少,所以《史记》和《汉书》都语焉不详。只有刘秀上泰山随从众多。
于是,仪式结束,刘秀又从原路返回下山。过了“夜半”(深夜子时)之后,刘秀才抵达山下。随行的文武百官走到“明旦”(次日清晨寅时),才全部下山。
在夜间下山的途中,一些年老体弱的官员是走得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他们无可奈何地瘫倒在岩石下休息。
天亮后,刘秀派太医们和亲随们一一前去问侯。
刘秀下山后,认为封禅十分顺利,就兴高采烈地对臣僚们说:
“昨天上山时候,朕是担心不已。朕的车子若要快行,怕催逼了前边的人;要停止,又怕踩踏了后边的人。一路上道路险峻,危险异常,真担心上不了山啊!幸好朕身体还好,不觉十分劳累。只是让你们诸位爱卿露宿涧饮,辛苦你们了。
不过,我们这次封禅,没有一人摔跤,也无一人生病,这实在是老天爷保佑啊!”
刘秀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后,于二十五日又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完成全部的封禅活动。
二月甲午日(二十五日),刘秀在梁阴(梁父山北麓,山东泰安县南)祭地神,以高后(刘邦妻子—吕雉)配享,随同祭祀山川众神,一切按照西汉平帝(刘箕子)元始年间在京城北郊举行祭地之礼的旧典。
当时,陪同刘秀登泰山设坛祭天,举行封禅大典的,有太尉赵熹,高密侯邓禹,孔子的后裔褒成侯孔志以及十二位“藩王”等。
少数民族的首领跟随封禅泰山,这大约是第一次。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099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