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傲世皇朝 > 第170章整治黄河造福百姓楚王谋反祸及吏民(1)

第170章整治黄河造福百姓楚王谋反祸及吏民(1)

王景在对汴渠进行了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等工作后,又“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全部工程在次年夏天完工。王景虽然尽力节省工程费用,然而仍消耗了钱一百亿以上。

从此,黄河与汴水的水流分离,重新回到各自原来的河道。

永平十二年开始的汴渠大修工程,可追溯到西汉平帝时(公元—年)。当时黄河、汴渠同时决口,拖延未修。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年),才打算修复堤防,动工不久,又因有人提出民力不及而停止。

后汴渠向东泛滥,旧水门都处在河中,兖、豫二州(今河南、山东一带)百姓怨声载道。

刘庄在完工后亲自沿渠巡视,并按照西汉制度恢复河防官员编制。王吴等随从官员,都因修渠有功升迁一级,王景则连升三级为侍御史。

后来,永平十五年(公元年王景随刘庄东巡到无盐(今山东汶上以北约公里)。

刘庄沿途目睹其治水成就,深为赞赏,又拜王景为河堤谒者。

建初七年,王景迁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州太守。当时庐江一带,百姓尚未采用牛耕技术,虽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粮食常苦不足。境内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由孙叔敖创立的芍(音却)陂(在今安徽寿县),方圆百余里,但多有废弛。

王景组织百姓修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立碑示禁。又推广牛耕,大片土地得到开垦。王景还将养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境内由是日益富庶。

王景的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工程完成不久,刘庄颁诏中说:“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指出王景的工作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黄河不再四处泛滥,泛区百姓得以重建家园。

对王景治河的具体情况,后人见解不完全一致。尤其对“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有多种解释。清代魏源认为是沿黄河堤防每0里建一座水门。

民国时期李仪祉认为是沿汴渠每0里建一座水门,武同举认为是汴渠有两处引黄水门相距0里。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黄河、汴渠沿堤每0里修建一座水门,从工程量来说可能性很小,而且也无此必要。

最可能的情形是在汴渠引黄处修建两处或多处引水口门,各口门间相隔0里左右,以适应黄河黄河主流上下变动的情况。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从史料记载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从政之余,王景对卜筮、风水、数术之学都很有兴趣,还撰有专书。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0974.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