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闯也点点头。
一个举人所写的文章,可以被内阁次辅认可。
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二者的眼界高度是完全不同的。
齐顺义愿意给严力点评,也证明他是可造之材。
这是内阁大学士的认可!
要知道,大周的七品官员高达万人。
内阁次辅压根记不住什么七品官员的名字。
可是严力这个都没官身的举人,已经入了大学士的眼。
若是严力可以中进士,那以后官路一定轻松很多。
而且这篇文章慷慨激昂,完全可以写成一篇策论,所以严力中进士应该没问题。
看完了文章,周闯和庞之秋都激动起来。
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在天下士子里扬名。
还能得到朝中大员的亲自点评。
居然有这种好事!
二人也开始构思自己的内容。
不过这些日子,新邸报的编辑部是忙炸了。
雪花似的稿件,投向了新邸报的编辑部。
翰林院的编辑都快疯了!
若是每个人的文章,都是严力那样的珠玉也就罢了。
可是大多数的文章,全是狗屁不通。
许多文章,光是翻阅都是极大的折磨。
新邸报编辑部,还要求给每篇文章写评语。
这可是苦了那些编辑。
可以成为翰林,全是在科举里厮杀出来的,这些全是大周读书人的尖子。
看着这群后辈写的狗屁不是的文章,翰林们忍着撕碎稿件的冲动,给每篇拒稿都填写了评语。
随后的几天,周闯和庞之秋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写文章。
以往在会试以前,举人们都会在京都呼朋唤友。
那时最头疼的,便是京兆尹。
这些举人全是有功名的。
虽然京都之中,勋贵权臣不计其数,可是举人士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