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这一项一项的消息弄得我手下的谋士头昏脑涨时,鲍信的亲笔信送到了我跟前,我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桥瑁死后,鲍信不仅是带走了属于他自己的济北人马,还带走了桥瑁的东郡人马和王匡屯驻在河内的一部分兵马,差点儿连王匡都带走了。原因说起来能吓人一跳,王匡和鲍信的人马居然大部分都是泰山人,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鲍信和王匡当初为了消灭宦官替何进招的,可惜何进一直没用上。
泰山是个比较敏感的地方,地处兖州。本来应该归兖州管理,但是自黄巾起义开始,兖州就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泰山郡因为地势的原因,匪患的情况尤其严重。所以兖州府根本管不了,换了两任太守不仅没解决匪患,还让残余的黄巾军把太守杀了。无奈之下,桥瑁干脆对泰山郡置之不理,不再派遣太守了。但是泰山郡离青州很近,这个地方治安不好直接影响到青州,所以程昱为了青州的利益出发,派遣许裢带领一万屯田兵进驻了泰山郡。
结果许裢就此在泰山扎下了根,不仅剿灭了一部分流寇,招降了大部分的黄巾军,还赶走了盘踞在泰山中的小股黄巾贼,还泰山郡一片安宁。只不过剿匪成绩虽然突出,许裢却离不开泰山了。只要他一离开,就有人造反,换谁来都不行,为此兖州府的人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桥家和青州的关系不清不楚的,让了也就让了。
但是董卓上台以后兖州的刺史换成了刘岱,桥瑁变成了东郡太守。刘岱也深知这种格局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所以暂时没有动泰山,但是他并不是忘了泰山,他只是在等待机会,时时准备将泰山郡收回来。而鲍信他们招的这些人对兖州的归属感早就没有多少了,一个个全都自认是青州人,再加上王匡兵败主要是桥瑁救援的,桥瑁这一死,王匡要是不走,就只能面对兵变了。
所以联军的东路主力等于一下子去了三分之一强。离开了王匡,凭曹操一个人也不敢独守河内,只好退回酸枣。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假象,联军被董卓军打败,退出司隶的假象。
(https://www.vxqianqian.cc/4425/4425518/11110743.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