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邵武城的城东则分为六个里,这里没有其它的工厂,全是造纸场和印刷场。
经过技术人员的艰辛努力下,工匠们已经改进了造纸方法,他们试验出用毛竹、芦苇等材料,能够制造大量出更白更有韧性的纸张来。
这些纸张除了留下足够印刷厂使用的用纸外,正在大量销往各地。
在邵武城北,这里的大部分地区,相当于后世的家属住宅区。在这里,居住着各工场的工匠,和他们的家眷。
我除了大量招请了建北本地的工匠外,我还将江南各地有特殊技能的工匠们,全都招募了过来。
这批工匠的总人数,计算起来总共足有近两万人,再加上他们的家眷,这里汇集起来的人口足有十几万人,把整个邵武城北住得满满当当的,还不得不再向外扩展了一圈,这才勉强能够容纳得下那么多的人口。
邵武的军事学堂,在李秀清的操持下,以原琯头初级军事学校的班底为骨架,建立起来了处于邵武城南的京兆讲武学堂,这是我们建北幕府专门用来培训士官的学校。
而在城东还有一座拟新修建的建北大学。这是一座我心目中的邵武最高学府,相当于后世的正规大学的规模。由于这所建北大学的校区尚还正在修建当中,暂时还没有开张,我准备将它建设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用来培训各门各类专门性的技术人才,也为各个部门培训出一批合格的官员出来,让他们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现在各级官僚体制中的冗员太多,闲杂人员也太过于庞大,吃空饷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这些都需要我有相当大的决心和魄力才能完成这个吏治改革。当然这也是会需要一大批的合格的官员才能胜任这个工作。
所以,我决心要培训出这样的一批真正具备能力的官员出来,让他们充实到我大力整顿后的官场中去。
由于整个邵武城里已经人满为患,严重影响到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我决定将邵武附近的光泽发展成为一个新建的城市,重点将被改造成官署办公和官员居住的地区。
我的这个规划和建议,获得了建北公府的左右长史的赞同,他们都同意将光泽地区建设成为新的建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将建北公府的办公官署迁移到光泽新城。
同时,将规划中的光泽新城的城西,划分为新的教育用专区,拟建中建北大学,占地面积达到方圆数里的,这将占据光泽新城城西一半的地盘。
城西教育专用区域除了建设建北大学外,其余留下的空地,我们还将准备用来修建京兆专科学堂、工科学堂等专业学堂,用来培养各级各类初级适用人才;。
(https://www.vxqianqian.cc/4425/4425512/11111038.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