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回书桌前,拿起笔沉思片刻后便开始挥毫泼墨。
一页页草稿被迅速填满,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生产流程、材料选择、技师选拔等关键信息。
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透镜需要特殊的玻璃材质才能达到足够的透光率和折射效果。
朱樉记得在脑海中图书馆里看过有关古代玻璃制作工艺的资料,那些传统手法虽然粗糙但却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接下来是技师选拔。
制作精细透镜需要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耐心细致的性格特点。
朱樉打算从宫廷内部寻找那些制作珠宝和精美器物的匠人们来培训成为专业透镜制造师。
最后则是生产管理和工艺流程优化问题。
凭借着现代知识库中学习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朱樉设计了一套简单高效、易于监管且便于扩展规模的生产线模型。
几个时辰后,初步计划已然成形。
朱樉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在心中默默祈祷自己此次能够成功实施计划。朱樉知道,在他的计划当中,首先必须解决材料问题。
古代的玻璃制作技术虽然落后,但在一些高级工艺品中仍有不错的表现。
为了找到最佳的透镜材质,他决定拜访大明内政和建筑技术方面的权威,李善长。
第二日清晨,朱樉整理好衣冠,前往李善长府邸。
到达目的地后,朱樉被引入一间雅致的客厅。
不久,李善长便迎了出来。
他身穿青色官袍,腰系玉带,面容严肃而又不失亲切。
两人寒暄过后便直入主题:“李大人,在下此次前来是想请教关于制作透镜所需玻璃材质的事情。”朱樉开门见山地说道。
李善长微微一笑:“关于这件事情,在下确实有些心得。”
接着两人便开始深.入探讨起来。
经过一番交流后确定了几种可能性较高的材质,传统铅晶玻璃、改良型硼硅酸盐玻璃以及一种新式配方,含锡水晶玻璃。
“这三种材质各有千秋。”李善长详细解释每种材料的特点,“传统铅晶玻璃折射率高、色散小,改良型硼硅酸盐玻璃则更加坚固耐用,至于含锡水晶玻璃,则是工部近年来试验出来的新配方。”
“那我们就都做实验看看吧。”朱樉提议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哪种最为合适。”
“正合我意。”李善长回应道。
随即两人开始组织实验。
首先是选取合适的匠人和设备。
由于需要精确控制成分比例和温度等条件,这对当时工匠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几日后,朱元璋特批在工部专门划出了一个区域作为实验场所,并集结了所有必要资源和人员。
匠人们按照指示开始调配原料、点火融化、倾注模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https://www.vxqianqian.cc/4433/4433384/11111063.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