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耐不住,在第三天的时候去找人打听,这才得知一切都是萧先生叮嘱的。
因为萧先生说连他自己都已经放弃自己,明明有一条康庄大道摆在面前,却只是自暴自弃,对爬榜毫无信心。
这样的人不足以费心培养。
李徽一听后大怒,列举出好几项之前得奖的成绩,连以往参加诗会获得头筹的奖品都恨不得全翻出来,用以证明自己。
他让人把这消息带给萧秉文,又只得到一句轻飘飘的回答。
“科举考的不只是谁会写诗,若想达成目的,还得把圣贤书念好才行。”
和这句话一起被送到李府的,还有这几天李徽一没去听课落下的课程的手稿。
不管是从做笔记的角度和内容,还是从字迹,都能看出这位下笔之人绝非池中之物。
那份手稿最后进了李父的书房。
人年纪上来了,对别的东西没什么想法,反倒字画研究越发入迷,要是不能让他仔细看看这些好东西,他这一生会抱憾而终。
他很看好萧先生,尤其是在对方的劝导下忍住到嘴边的叮嘱,故意晾儿子几天,反而见儿子奋起念书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儿子不仅轻易将落下的课程补上,甚至还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在一众从窗中脱颖而出。
看着任性的儿子逐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李父一边觉得欣慰,一边也觉得萧先生在其***不可没。
他越发佩服萧先生的大智慧,在之后找了许多次机会约见。
这正中萧秉文下怀。
这约谈也有讲究,约五次,去个两次就行。
只要在见面过程中表现得够好,对方不仅不会不悦,反而还会感慨能人就是忙碌,对其越发敬佩。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后,李父在萧秉文的引导下,将这位大儒介绍给身边人。
当然,在这些人中间周旋社交的时候,萧秉文角的都是假名,萧帛。
与权贵周旋,也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孩子的必修课。
他相当擅长。
至少能轻易将另外几个世家的家主拉拢,在没有利益往来的前提下,让人对他赞不绝口。
并趁机将“大儒萧帛”的名声传出去,传往京城。
这消息就这么落到郑家人耳朵里。
郑家恰好有一小公子,刚过了开智的年纪,正琢磨着启蒙念书,在考虑要不要送去统一管理的孺子室。
现在听说有个智慧超群的大儒,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
边疆?边疆城池的孩子如何念书关他们什么事,他们有钱,该他们优先享受好资源。
任务交到郑致和手中,郑父命他亲自去邀请大儒。
郑致和当然不会拒绝。
此去路途遥远,他得把手下的事情都安排妥当,还打算提前跟自己的兄弟告个别。
顾予淮对大儒不感兴趣,但是他对燕王相当感兴趣。
在监视郑家的人传来消息后,他毫不犹豫收拾行囊跟上郑致和的脚步。
“郑公子是要去见燕王吧?正巧我也有这个意向,要不我们一同前往?”
郑致和瞥他一眼,不太在意:“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们二人有什么往来?”
顾予淮早就做好贴冷屁股的准备。
“这不是打算借郑公子往来一下?”
(https://www.vxqianqian.cc/4483/4483213/31340169.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