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10.夏至 长晏 相望祈夏约 > 第七章

第七章

“我遣他回乡,是早就决定的,他来了四五年,是该回去的时候了。”他怅然地叹,“有的人,想回也回不得。”

“侯爷可以辞官。”

望月哑然失笑,“居士说得好轻松,哪里有这么容易。”

她隔着黑暗寻找他的视线,“放不下便说放不下,何必找借口。”

寻到的视线燃着光芒,坚定不移,“是,我是放不下,家业有人承继,我很放心;但边关也要有人来守,边城百姓与军中兵士几十万人,这个担子总要有人来扛。”

“大明江山不是靠一人撑起的。”

“朝廷有心抗敌,有人效命,我就能走;无人可依,就由我来担。”

他答得傲气,让她无话可说,只得暗叹:“侯爷说惩治也有我一份,就是说我也得走了?”

又是一阵沉默,才听得他轻轻道:“我接到急信,说老王爷病重,我要在近期内赶回京城,你……”他像是很犹豫,很少见他这样吞吞吐吐,“你、你是想……”

相夏至心一跳,忙道:“唉,我离家这么久,早该回去的,念在与侯爷交情,才暂在府上打扰,眼下侯爷回京,我这个食客也享受到头,该识趣告辞了。”

这句话顿时像一盆冷水,将望月半吞半吐的话浇了回去。他心绪翻腾,想说什么,却又无从开口,最终只得叹了一声:“你打算几时启程?我送你。”

虽然风有些萧瑟,场面有些冷清,但相夏至已经非常满意。就算没有旷野放歌的洒脱,纵马飞奔的豪情,这样平平淡淡的送别,总比卫厨子被强迫离军时凄风苦雨,像个被遗弃的孩子也似的抱着护国侯大哭的恐怖场景好得多。

本来张参军一­干­送行人等在帐外准备最后再与卫厨子笑闹一番,偷瞄到里面情形后,各自偷咽口唾沫后悄悄溜回去,当做从不知道军里曾有过卫厨子这个人。

很好笑,可是她知道望月笑不出。亲人离别,从此相隔万里,两地遥望,谁能笑得出来?

但是,此刻轮到她启程,却不能不笑。

她微笑道:“侯爷,您不用送了,商队有护卫保镳,带着我一道不会出岔子,您回吧,景大人还等着呢。”

“我没有应他较量,他爱等便等。”他坚持,“我送你过山口。”

商队在前头一行浩浩荡荡,两人跟在后慢慢踱行。相夏至心中微叹,上次也是要走,甚至不惜利用敌阵困他伤他,后来却因他一场剑舞、一个笑容而暂留。她向来易感于一刹那的怦动,常常兴致起而忘形,可过后也更能冷静思量。在边城暂住的日子悠游而闲适,望月待她极厚,但是,该走还是要走,他的身边,不可留。

山径两旁招展着无数不知名的黄|­色­小花,在风里摇摇曳曳,分外绚丽,温暖的­色­调看得人心头和煦舒服,反倒感受不到离别的帐然。

望月看了她一眼,正想开口,不知从哪里响起一阵山歌,豪壮丽深情,由粗嘎的嗓子唱出,格外缠绵——

好酒阵前喝,

黄花十里歌。

马奔遭日月,

快走踏山河。

问谁家儿郎,

­干­吗把脸遮,

妹子要走了,

哥来送送车……

相夏至“哧”地笑了出来,手半掩口,觑向望月,见他面上不甚自在,不由更是难以自禁,半扶了他的肩,笑得浑身微颤。直到被指节扣在额上,才“哎呀”一声很努力地止了笑。

她忽地伸出一只手,掌心向上,摊到望月面前。

他不解,“­干­什么?”

“侯爷,我要走了,您不在临别前赠我点什么以作纪念吗?”

望月没料到她竟突然跟他讨东西,一时颇为意外,想了想,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夏至便自行做主,在他身上搜了一搜,摸出一只笛子,笑道:“这个送我吧。”

他看着那支老旧的笛,笛身略见斑驳,留下岁月的痕迹,那不是买的,是很久以前托人从扬州捎来的一竿翠竹,闲时削制成笛,幽幽吹赋,伴了他许多年寂然时光。

点了点头,他轻声应:“嗯,送你。”

说了这几个字后,他就不再说话,相夏至也不引他开口,两人默默走着,踏过­嫩­黄的小花,踩在微显荒凉的商道上,相夏至偷瞧他,他在瞧一地的绿。

很快到了山口,南下的商队要加快脚程,有人在前头遥遥地喊:“相居士,上车吧——”

她应了一声,笑容如常,“侯爷,我走了。”

望月深深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开始往前赶,疾行几步,又一回头,想再道一句“保重”之类的话时,看见望月的眼,心突地一跳,立即转回去,跑向商队。

望月凝视着她的背影,终是没有开口。

又是月圆,夜凉如水,篝火熊熊燃起,舟车劳顿的商旅们围坐成群,谈笑风生,忘尽一天的疲累。

惟有她在人群之外,孑身一人,站在树下出神。

凝眸看向手中那一管碧绿,想着什么。

是谁栽它成竹,是谁削它成笛,是谁钻它出孔,又是谁在边关沧桑千年的月下,凉凉地吹?

从塞北到京城,遥迢千里,战袍飞扬如旌旗,纵然豪迈不减,凛傲如昔,怕也是一身倦意,满面风尘。

又怎么样呢?她既选择故作不知,还牵挂什么。

这一趟出门,果真是不该的……

人群里有人在唤她:“相居士,你再不过来,你的烤­肉­就要被盛大叔偷吃光啦!”

她赶紧回头叫道:“不要偷吃我的烤­肉­!”忙急匆匆将竹笛向怀里一揣,迅速去抢救她的晚饭。

粗壮的盛大叔一张笑脸红通通,“小李要不这样喊,你还不过来,等一会儿大家都歇了,就你一人才开始吃饭。”

她笑了一笑,撕下一片­肉­送人口中。

“相居士,护国侯亲自送你哎,你……来头不小吧?”小李好奇地端详她。

“朋友而已。”她应得含糊,唔……­肉­有点硬,烤过头了,还好没焦。

“朋友哦,呵呵。”憨厚的小伙子不疑有他,“能跟护国侯交上朋友,那很了不起哎。”

她用力咀嚼,“哪里哪里。”吐出去算不算暴殄天物?

“居士,你快到家了吧?”有人Сhā进来问。

“还要三两天。”她盯着手中烤­肉­,无限怀念起卫厨子的好手艺。

“那还远呢。”

“不算什么。”谁会嫌回家的路远?

“不如回头吧。”

哎?她诧异抬头,看见不知何时挤到人群里的汉子,不由愕然。

“你好。”他露齿一笑,非常和善。

“你好。”她也微笑,“景大人,您怎么会在这儿?”

他伸出两根手指,“我整整追了你两天。”

“景大人有急事?”商队走了六天,他居然两天就赶上来!

“是,护国侯请我接你回去。”

她起身,“景大人请这边说话。”

两人离了火堆,走到一边去,景千里迫不及待道:“护国侯跟我说,他有件很重要的事想亲自告诉你,但京城那边催得太急,他来不及赶来,所以托我接你上京。”

“哦。是这样、”她有礼地笑着,看了景千里好半天,“景大人,这种话连三岁娃娃都不会信的,我看起来有那么蠢吗?”

“唉,被你看出来了,我就知道靠说是不行的。”他遗憾地摇了摇头,眼里闪着企图的光芒。

相夏至警觉地退了一步,“景大人,您该不会是想……”

景千里掰了掰指节,叹了口气,“没错,就是如居士所猜的那样,一模一样!”

“砰!”

王府里一片死寂,处处是黑白二­色­,麻衣布幡,没有法坛诵经,也没有号啕震天,只有一人守在灵前,沉默如山。

七七已过,一切归于平静,所有喧闹纷扰都已停歇,偌大一座王府,静得如同一座坟墓。

他凝视着灵牌上的名讳,久久不动。

信上原写着病重,但他知道不是极危急,不会要求他从边城赶回。老王爷是硬脾气,向来为大局不顾自身,他虽不是王爷亲子,却在这一点上承袭了同样作风,只是他心底有处太过柔软的地方,使得他更重情重义。

他可以为边关舍生忘死,但不是向皇族效命,而是一半为无辜百姓,一半为亲人友朋,边疆太平,山河稳固,他心里牵念的人才能有平稳宁静的日子过。

他们过得好,才不枉他离家二十载,苦守边关千百个日夜。

但终究是迟了一步,当他风尘仆仆赶回时,老王爷已猝然长逝,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只有满府白幡,一室灵堂。

老王爷膝下无儿,便由他来披麻戴孝,夜夜守在灵柩前,有时一阵恍惚,倘若有一天他战死沙场,谁为他安葬,谁为他守灵,谁能在长满青草的墓前,为他奠一杯水酒?

他不由淡淡笑了一笑,他在想什么生前身后事,空白嗟叹!战死沙场便马革裹尸,就地黄土掩埋,既注定要过的寂寞日子,实在不该这样多思愁虑。

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仆从恭谨地在身后请示:“侯爷,厨房送了午膳来,您吃些东西吧。”

他微带倦意,“我不饿,拿下去吧。”

“可是,您上一餐也没有吃。”

“我不想吃……”

忽地响起—个雄浑的声音,“你若饿得两腿发软,怎么和我较量?”

背后风起,一个人向他冲过去,他没有回头,反手一扣,却极轻易地扣住一条手臂,他愕然转头,对上一张苦瓜脸。

相夏至苦着脸打招呼:“侯爷,我绝不是自愿要来的。纯属被逼,您千万要替我主持公道。”

“在边城你不和我较量,起先说战事紧,没有闲暇,打完仗你又说公务繁忙。你为她送行,我等了整整一天,姓望的,你说话到底算不算?”景千里踏进门槛,手指一指相夏至,“我现在又接了她来,你安了心,总该跟我较量了吧。”

她不平指控:“接我?景大人,您是掳我来的!”

“谁让你不跟我走?”

相夏至气结,“二位相较武艺,与我何­干­!”她是无辜的啊,却千里迢迢被劫持到京城,天理何在!

景千里扯出一个凶恶的笑,“怎么不相­干­,姓望的再推托,嘿!”他手中钢刀一比,点到她眼前,“我就拿你开刀。”

“这……”她就说做官的没有讲道理的,他们要比武关她什么事?

“好了。”望月深吸一口气,“景大人,这里是灵堂,麻烦大人收起兵刃。”

景千里一凛,“是,景某冒犯了。”他收了刀,恭敬地上前,在案前行了礼,上了香,看向望月,“眼下是不大适宜,这样,我再等三个月,三个月后,我再登门。”

说完,他大步离去。

相夏至轻轻吁了口气,喃道:“这个蛮夫,倒也知进退,通情理。”只是劫她一事就很不通情理,大大的不通!“侯爷……”

望月疲累地摇摇头,“我叫人给你预备房间。”

“呃,我……”

他静静瞧她,“既然来了,就先住一阵子吧。”

相夏至看着他一身孝服,白得刺眼,竟说不出一个“不”字。

“好。”她微叹。

但没料到,这一住,便是两年。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