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穿出东海水域,飞向高空,在旋转了一圈身体之后,便定住身形;其时,夜幕以至,天
色已黑,但借助于淡淡的月色,猴王辨别了去向花果山的方位,便驾着祥云,飘然而去。
猴王径自飞身穿过水帘洞,越过桥头,纵向洞府,在大厅内落下身形,左右一看,空无一人,周围寂静无声,唯听见虫蛐鸣叫之声,猴王心想,夜色已深,众猴恐已入睡。
于是,猴王也迈上石阶,踏上自己的宝座,坐下身躯,横身而卧,将如意金箍棒横身置于肩头脚尾之处,双手环抱,爱不释手,其实他并无睡意,想起今日借宝之事,仍在兴奋不已的状态之中,那里还静得下心来,安眠而寝呢。
他睁开了刚刚闭上的眼睛,拿起如意棒,坐起身形,复又看起了手中神针,心道,此等大小还是不易携带,若要是他日出山远游,漂洋过海,上天入地,拎在手里,岂不是个累赘。
“若要是能够再小些岂不更好”,猴王心下想道,并且是满心的期望着。
说也奇妙,猴王刚想至此,如意金箍果真小了不少,拿在他的手里,竟只有一根拐杖般粗细与长短,猴王心中大喜,咐道,此物果真与我心性相通,我倒要看看它能够小到何等程度。
“再小些,再小些”,猴王有些激动地说道,并目不转睛的看着手中铁棒。
那如意金箍果真又小了不少,拿在猴王的手中,只有短棍般粗细。
猴王兴奋之至,大声地道:“再小些,再小些”。
果真,那神针忽又小了不少,猴王定睛一看,手中铁棒竟只有筷子般大小,喜的猴王几近要手舞足蹈起来。
猴王兴奋的道:“再小些,再小些”。
果真,那神针又小了许多,这一次竟然只有绣花针般大小,喜的猴王内心有着种说不出来的美意,他将那细小的神针捏在手指之间,细细的观看,不觉一种担忧之意袭上心头,心道,若要是这神针只能变小,无法变大,岂不遭了,那我借来又有何用。
心下想道:“我何不试试叫它变大,如果果真能够随意大小,倒是一件如意之物,若是无法变大,岂不是一件废物,我留它何用”。
想到此,猴王便道:“大,大些”,声音中有些颤抖之意。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指中之物,呼吸有些急促,心口也怦怦直跳,忧虑之至。
不多时,那如绣花针般的定海神针果然倏尔变大,如餐中之著筷般大小。
猴王大喜,担忧之心尽去,忙跳下宝座,立在厅中,将那如著般大小的铁棒横置在手中。
口中急急的道:“大,大,大”。
那如意之棒果真渐大,时而如短棒般大小,时而又如拐杖般大小,忽而如趁手时之长短粗细,忽而又长达数丈,粗如铁桶般大小,由于洞府有限,猴王不敢再叫变大,而是变到最小,如绣花针般的用双手捏在指间。
猴王看着指间的绣花神针,心想,果真是件如意之物,要大便大,要小便小,随意长短,任意粗细,真是物如其名,如意金箍。
他看着指间神针,又有了些犯难,心道,此物虽能够如意随心,随意成型,但又该置于何处,方能得心应手,随意出入,而又不至于累赘呢。
于是,猴王遍寻身躯上下各处,找那神针可以安放之处,怎奈都不尽人意,正自灰心无计之间,忽觉右耳之内一阵奇痒袭来,猴王未及细想,便将那绣花神针探入耳内,作为搔痒之用,不多时,痒意尽消,猴王不觉灵机一动,心想,不如就将此神针纳在耳内,要用时,一拿便出,何等的便捷。
想到这里,猴王便将那绣花神针轻轻的置于耳内,奇巧的是,那神针在猴王的耳内,竟不偏不倚,多一分便要伤及耳内,少一分则会轻易脱出,如此不偏不倚之势,正合神针之位,既不伤及耳内,又可不轻易的脱出。
猴王心下大喜,便多练习了几遍取放之法,直至动作娴熟,如意随心,###倦意来袭,便将那定海神针纳在耳内,晃了晃头颅,见耳内的神针丝毫未动,方才放心,便走上台阶,来到宝座之上,横身而卧,盖上披风,闭了双眼,才渐渐的睡去。
第二日,已经日上三竿,正睡意朦胧的猴王被一阵嘈杂之声所惊醒,他睁开双眼向厅下看去,只见众猴皆围在厅中,面向着自己,议论纷纷。
猴王抖开披风,坐起身形,看向厅下众猴。
众猴见大王已醒,顿时都闭口无言,整个大厅一阵寂静。
“小的们,你们在议论些什么,这等有劲”,猴王大声地问道。
“大王,我们在说你的这身行头呢,真是金光灿灿,翎毛秀顶,步履齐整,益发显得威风凛凛,俊美无双了”,众猴齐声说道。
美猴王一听,顿时大喜,站起身形,双手手持翎毛,脚踏石案,斜着身面对众猴,摆出了一个威武高大的造型,好不得意。
猴王道:“小的们,告诉你们,除此之外我还得了件更为如意之宝”。
众猴俱大声道:“大王,是什么宝物,何不拿出来让我等瞧瞧,开开眼界呢”。
猴王道:“小的们,我已饿了,快去给我找些吃食来,你们可到洞外空地上去等我,待我酒足饭饱之后,再拿出此宝物来给你们看看,见识见识”。
众猴齐声叫好,嚷嚷着相继出洞而去,不多时,几个专职吃食的猕猴捧来酒果鲜肴之类的食品,摆在猴王宝座的石案之前,猴王二话没说,便拿起酒壶,仰起头来长喝一口,接着抓起果品,佳肴之类胡乱塞入口中,大咬大嚼起来,其实口中并不知其味,只是图个温饱果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