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之地,乃分九重,南天门为天之入口,自母神女娲补天之后,仍是一片荒芜,虽有祥云飘逸,瑞彩陪衬,霞光万道,甘露弥散,却并不是仙家所想要寄居之所,就连元始天尊,亦是居住在昆仑山顶,玉虚宫内,其他散仙亦是各居名山大川,不成道统,没有朝纲。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原始天尊便决定封神,派出了座下弟子姜子牙为封神统帅,而在这之前,就已开始建造天庭,于南天的入口处建了一道大门,在广袤的九重之地建宫造殿,依着天界的完美仙境,精雕细琢,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美轮美奂,使得整个天庭仿如置身于世外之源,方外之境,有那祥云盖顶,七彩临光,更有那甘露之水,玉液琼浆之泉,有那淡雾弥空,香袭八方,更有那天河暮山,彩凤仙鹤相临,说不尽的金瓦玉柱,取之不竭的坚石神铁,凡是地间没有之物,天上应有尽有,此等天堂之地,谁人不想居之,何人不想称帝。
姜子牙借着助周文王灭纣之机,广纳天下英才,网罗各界英豪,封出三界首领八部将才共计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而玉帝之位却落入其子侄玉山神君罗倮之手,王母之职则为其妻西王母所受,专司瑶池仙境,统管天下女工。
至此,天朝一统,纲常完备,尽管天下苍生三界,人鬼神循转不息,永生不灭,一派安详鼎盛之势,尽显天威,何敢不从。
玉帝罗倮也安居天庭,稳坐灵霄宝殿,日子过的是有姿有色,加之身居高位,在这三界之内,实乃一佛之下,万灵众生之上。
这玉帝一坐就是几百年,倒也相安无事,即便发生一些小事情,都无足轻重,并损害不到他的权力和利益。
就在昨天晚上,宫中的内务大臣给他送来了一道奏折,奏折是下界专职四海的四大龙王写来的,奏折上写道:“表启上天仁慈玉皇大帝,无上至尊圣君:今因有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妖魔孙悟空者,私自闯我东海,横行我龙宫禁地,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挂,持凶逞恶,惊我水族,伤我兵将;我四龙联手,俱被他挫败,南海龙战战兢兢,西海龙凄凄惨惨,北海龙缩首归降;老龙也舒身下拜,献海藏定海神针如意之铁棒,送金冠,与那步云之履,金丝缕衣,仍不罢手,依旧尽显神通,卖弄武艺,搅我龙宫,翻我水域,实在是可恶之极,但苦于难敌,甚为难制,不敢开罪于他,今臣启奏吾帝,望发天兵,遣神将,收伏此妖,使海岳山平,万民清宁,天下安泰,特此奏章”!
落款是,东海龙王傲广。
今日早朝,玉帝驾坐金阙宝座,移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臣分列左右,正想将昨晚所看之奏章说与众仙臣时,忽然门首来报,说是冥界阎罗秦广王拜见,有要事启奏。
玉帝忙将阎罗王宣进殿内,道:“阎君,你有何事启奏,请慢慢道来”。
阎君道:“玉皇陛下,我乃幽冥之界,地之阴司,本来天有神地有鬼,是人之常情,禽有生就必定有死,有死就必定有生,阴阳轮转,生生化化,永生不息,此乃自然之数,不可更改;可昨夜有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府妖猴孙悟空者,擅闯我司府,逞恶行凶,不服拘唤;弄神通,打遍我九幽鬼使;持势力,惊伤我满殿生死判罗;大闹森罗,强销名号,撕毁生死录薄,致使那满山的虎豹狼虫,猕猴辕马之类多寿,寂灭生死,不转轮回,冒渎天威;臣启吾皇,调兵遣将,收服此妖,以正我天威,调整阴阳,安我地府”。
玉皇道:“又是此妖”。
众文臣武将闻言,俱不知所言,不禁左右相看,以正实言。
玉皇道:“阎君可放心回归地府,稍后朕即遣兵调将,生擒那妖猴”。
阎罗王即俯首拜谢,退出灵霄宝殿,下得天庭,回归地府而去。
待阎君离去之后,玉帝向众臣道:“众位爱卿,有所不知,昨日,我亦收到了那东海龙王傲广的奏章,也是说此妖猴擅闯东海,横行龙宫禁地,强要兵械,硬索甲盔,搅乱水域,卖弄道行,伤及无辜,列位爱卿,可有知这妖猴是何等出身的”?
话音刚落,班中已闪出了两位天王,一看是广目和增耳两大天王,一名千里眼,一名顺风耳,二人道:“回禀陛下,此猴乃几年前天产石猴,出世时曾石破天惊,但当时俱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处得道成仙,成就了这般降龙伏虎的本事,强夺他人兵械,硬毁生死录薄”。
此言一出,众臣将哗然,议论纷纷,玉帝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么回事”。
继而,玉帝向那满朝文武问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时,从班中走出一位道仙,一看,此人乃是葛洪,道:“陛下,下届既有此妖物,理应铲除,当绝后患”。
“哪,那路神将可下界收服”,玉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