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八年,朱元璋准备攻打九江,一举击溃陈友谅。出师前,他问周颠:“可以兴师讨伐陈友谅么?”
周颠一口答道:“正时机尔。”
朱元璋道:“陈友谅今已自称汉帝,兵强马壮,势力雄厚,我能战胜他么?”
周颠怪笑抬起头,望着天空,望着云端,他望了好久,说:“上面没有他的座位。”
于是,朱元璋下决心伐陈。
朱元璋对神仙的态度,可以说是古代帝王之中十分独特的一位。他是从和尚道士的神族中走出来的,十分了解神仙对俗人的影响,所以,他的一生中充满了对和尚道士的利用。
可是,这种利用始终又没有信任到放纵的程度。所以,功成之后,他在清君侧、排明教的同时,也开始斥神仙。因为他明白,宗教组织在本质上,和官府、和山寨在目的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
朱元璋的大军分水陆两路向九江进发。
朱元璋坐在帅船上,张满风帆,逆水而行,竟与岸上的大军一般速度。朱元璋的座船长二十一丈,宽七丈,有三层楼那么高。朱元璋坐在船头,与众谋臣叙谈,突见岸上常遇春一行驻马不前,他不禁问道:“常将军那里出什么事了?”
众谋臣不知就里,尽皆不答,只有周颠怪笑道:“常十万在为你招驸马哩!”言毕,只见周颠飘身而起,眨眼间已到了另一条船上。再眨眼间,又飘过了几条船。片刻间,已经到了岸上。
常遇春这时候正与副将李文忠驻马在官道上,与众军好奇地望着十来个小孩。只见十来个衣衫破烂的小孩,最大的一个十岁左右,但其身材却有十二三岁般高大。他将一群七八岁,最小的三四岁的小孩,护在官道旁边的一个土岗旁边。
小的吓得直哭,大的也吓得刷刷直抖、唯有那个最大的,一手抓着一个卵石,挡在众小儿前面,护住众小儿,双目圆睁,毫无惧色,望着常遇春。
常遇春骑在马上,与这小儿对望,双目渐渐有了笑意。
李文忠叹道:“常将军,连年战乱,到处皆是孤儿。咱们何不趁便收在军中,既为天道施了善,又为军队养了兵源将源。你看这位小兄弟,年仅十一二岁,可是那一副毫无惧色,斗强护弱的样子,长大以后岂不是一员虎将?”
常遇春道:“此言有理。可是咱们行军打仗,又哪能带上他们?”
李文忠道:“这事就让末将来办如何?”
“好吧。”常遇春说。他向那小孩招手道:“小孩,你过来。”
那小孩身形一紧,双手作扔击式,道:“你想干什么?”他一紧张,那些小的孩子哭得更凶了。
常遇春道:“莫怕,你过来,我收你为义子。”
谁知那孩子听了勃然大怒道:“当官的带兵的,都没个好人!我做你老子!”
常遇春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道:“好!好!有志气!文忠,你将他们收起来吧。”
李文忠下马,向着孩子们走过去。谁知那孩子大喝道:“别过来!”
李文忠站住脚步道:“小孩,你看你的兄弟们饿了,只要你跟我走,我立即叫人烧饭给你们吃!”
那孩子手一扬,一块卵石飞击李文忠,同时大吼:“带兵的不杀我们,已经是我们命大了。你会烧饭给我们吃?呸!”
李文忠手一扬,接过卵石道:“听说过白莲教么?”
“听说过又怎样?”
“我们就是白莲教的义军。”
“骗人!那个大胡子是谁?”孩子用手指着常遇春道。
“他是常将军,人称常十万。”
这时候,周颠飘行到了近前,他笑道:“娃娃头!”
那大孩子欢欣道:“周神仙快救我们!”孩子似乎和周颠很熟。
“你们运气来了,还救什么?快快拜义父吧!”
“拜谁?”
“拜常十万常九年嘛。”
常遇春陡然悟道:“周大师是说常某只能再活九年?”
“天机不可泄漏。”
常遇春怒道:“甚么天数定我常某只能再活九年?”
周颠笑而不答。
李文忠道:“常将军收留这些孤儿,乃是大善举,还不能感动上苍,延寿无穷么?”
“正是感动了土苍,才得以善始善终。娃娃头。拜吧!”
那大孩子望着常遇春。常遇春怒道:“这和尚颠三倒四,原不足信,倒是这群孤儿,文忠,就交给你了。”
李文忠上前,拉着孩子的手,道:“快拜义父吧。拜了义父,以后在军中就没人敢欺负你的小兄弟们了。”
那孩子叩下头道:“孩儿倔石头,叩见义父。”
常遇春这才笑道:“还叫什么倔石头?常某是怀远人,你就叫常怀远吧。”
周颠一听,拍手笑道:“好了好了,孤儿寡母有救了。”他边说边笑,又向来处飘了回去。他这话谁也没听明白,谁都以为他是说这群孩子有救了,殊不知周颠这话,是说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七十年以后的事了。
周颠飘回帅船,坐回原座道:“当真该浮一大白!”说着就将面前的酒一口喝下了肚子。
朱元璋闷着脸道:“什么当浮一大白?”
“常九年收了一个义子。”
“你说他为我招了一个附马?”
“笑谈笑谈。”
朱元璋怒道:“你这疯颠整日笑谈,却不想想这等笑谈要是传到小明王龙凤帝耳中,岂不招人非议?”
周颠怪笑道:“在座都是死心踏地助你打天下的死士,有谁会非议?又有谁会将此话传出去?”
朱元璋大声问:“那么你呢?”
周颠大笑:“我乃疯颠,谁会要我当死士?又是笑谈了!”
刘伯温见二人有些僵了,忙道:“周大师乃忧患民生录觅王气的高人,主公何不我行我素,听其自然?”
朱元璋半喜半怒,当下作罢,与众人饮酒而言它。
再行里许,突听得前面船上的军士一齐呐喊起来,朱元璋手端酒杯,四处望望道:“船到马当,这一带不当有陈军,军士起哄什么?来人,去看看。”
五阳神魔成了朱元璋的近侍后,形影不离,这时便准备去打听。
周颠道:“不必去看了,那是几只江豚,在江面上互相追逐。”
朱元璋的幕僚李善长奇道:“前面船队遮掩这里根本看不见,这也是术数算出来的么?”
周颠道:“你比周颠还颠,这是通灵术,高功夫。你不懂?”
刘伯温一声不吭,垂目掐算不已。
朱元璋道:“先生,此事可有什么主兆?”他是问刘伯温。
周颠笑道:“水怪出现,向前要死很多人哩!”
朱元璋一听大怒:“你这疯颠,竟敢搅乱军心!来人!”
五阳神魔等人出列听令。
“把这疯颠扔下江去,祭那江豚水怪。”
五阳神魔带了几个侍卫,走向周颠。
周颠一脸怪笑,任人抓住手脚,提至船舷,任人喊着一二三,扔了出去,咚地一声落在了江心。
江心冒了几个大水泡,周颠沉了下去。
五阳神魔等人回到席间复命道:“启禀主公,小人等已将周颠丢入江中去了。”
“很好。辛苦——”朱元璋说。可是,一个辛苦了的“了”字尚未说出口。他已瞠目结舌了,只见周颠的席前,周颠端坐如常,一脸怪笑,端起酒杯,正向自己一敬,大叫:“告太平!干!”
五阳神魔已经发现不对,这时连忙带人上前,又将周颠抓住,拖至船舷边上,又抛进了江心。五阳神魔令军士道:“各人守住船舷,见他上来,尽管枪刺刀砍。”他口中这么说,心中却直发怵,明白这周神仙武功和水功皆是天下绝流,只怕是谁也奈何他不了的。
果然,众人还在注意着船舷外面的江面之时,船台上一声大喝:“告太平!”周颠,他又出现在船上的酒桌前面了。
朱元璋瞠目结舌,既惊骇又愤恨,气得说不出话来。
五阳神魔又急又怕,又带人扑了上去,将周颠手脚抓住,提到船舷边上。
五阳神魔在旁边指挥提人扔下江心,却一直在注意周颠。
他见周颠正望着天怪笑,便迅如闪电地出指,倏地连点周颠七处动|茓。他想这人身上一共不过十二处动|茓,有时只要合了子午流注,便点中一处,人也丝毫不能动弹。如今他连点了周颠七处|茓道,而且指指点实,想来周颠是再也上不了船来了。
这时候,大船的风帆吃饱了风,不住地在逆水急行,而那几只大江豚,互相追逐,也正巧来到了朱元璋的座船附近。
只见那三四丈长小船一般大的江豚,搅得水花四溅,波浪翻涌。
朱元璋大喝:“将这疯颠丢下去喂水怪,祭河神!”
众人一声大喝,将周颠向着大江豚扔去。咚地一声落在二三丈外的江水中。
周颠未落下水前,在空中大叫:“我就是河神!”话一说完,已经落入江水之中。
五阳神魔大笑道:“周颠仙呀周神仙,我已点了你七处|茓道,你若是还能飞回船上来,那倒真正是神仙了。以后在江湖上遇见你,五阳神魔真要闻风而退避三舍了。”
五阳神魔话音一落,只听得江水哗哗啦啦一片响,周颠已经从江水中间弹了起来,好象这千万年溺人下沉的水并不是水,而是助人练轻功用的铁丝弹床或纤麻弹床一般。
只见周颠从江水中弹起三四丈高,双臂扇动,作势如鸟,弹起之后,身形在空中一个变式,竟然真的象一只大鸟一般,直向船上飞扑而来。一边怪笑着大叫:“朱元璋,普天之下只有你亲自操刀可以杀我,你杀你杀!”
众侍卫以长枪去刺他,却根本刺不中,周颠已经站在了甲板中间。
他站在甲板上,怪叫着:“你杀你杀!朱元龙,你杀你杀!”
朱元龙是朱元璋在皇觉寺中当和尚时,庙中的住持为他取的名字,正史无,野史却有。朱元璋一见周颠那等叫法,迹近无赖,只恨得心中杀机涌起,情不自禁便伸手握住了腰间的佩剑。
刘伯温和李善长同时起身离座,快步趋近朱元璋。刘伯温轻声道:“主公可别伤了自己的王气。”李善长轻声道:“招安天下之际,不可轻杀客座,断了天下归顺者的心意。”
朱元璋按捺下杀机,挥手道:“我被你这疯颠烦透了。你走你走!”
周颠一听,仰天大笑道:“你以为我不想走么?你已动了杀机,我周颠再不走,吃饭睡觉都得提着一半心,那种日子就连叫花子都不想过。”
周颠说着,将双手的袖袍一挥。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弧形。刹时间,只见帅船甲板上十数张宴席桌上的果品干肉,纷纷自己飞了起来,一齐飞向了周颠的胸前,被周颠捧起僧袍,接了一大兜。周颠怪笑着大叫:“去了去了!告太平去也!”十边说着,一边便向邻船飘去,向着岸上飘然而去。
五阳神魔大叫:“前辈前辈!”
朱元璋怒道:“你叫得他如此恭敬干什么?退下!”
五阳神魔苦着脸道:“我被那疯颠点了|茓道,动弹不得。”
朱元璋哦了一声道:“你们谁会解|茓?”
刘伯温道:“有人会解|茓也别解。四个时辰后,不解自解。
主公可令人抬他下去平躺在舱中。”
“如此甚好。你们抬他下去呢。”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望着周颠飘上岸去,隐没在河岸之中,从此不知去向。
朱元璋在鄱阳湖一带和陈友谅经过无数仗拉锯战之后,终于采用—当时极为先进的火药,用于水战中的火攻,烧掉了陈友谅的水师。利用历次战争中缴获元军的火枪所组织起来的火枪队,击败了陈友谅。陈友谅突围逃至泾江,中了伏击,为流矢所中,一箭射中他的眼睛,直深贯入颅内,当场死去。
朱元璋骑在马上,带人查看陈友谅设在鞋山的大本营,经过一队俘虏时,突然勒马站住了。他以马鞭指着俘虏群中的一群女眷道:“这是些什么人?”
李善长道:“这些是陈友谅逃走时未能带走的家眷。”
朱元璋一眼看中了其中一个美娇娃,立即吩咐道:“将陈友谅的家眷分开收留,任何人不得乱作处置。”
李善长是何等谋臣,岂有不明白朱元璋意图者。他从朱元璋的双目定定地望着其中一个女子,已经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意。他立即令人将陈友谅的家眷专囚于一条大船之上,等候朱元璋处置。
朱元璋也甚有定力,接连忙了几日,将军中诸事处置完了,班师回应天城时,他才于晚宴之后,令五阳神魔侯天冲将那美娇娃带进船舱中来。
朱元璋早已打听清楚,那美女子是陈友谅的宠妃,娘家姓阇,人称阇氏。在陈友谅的数十个王后王妃中,是最美的一个,年方十九岁,跟随陈友谅也不过才四五个月。
少时,那女子被悄悄带进来了。是五阳神魔用小船去大囚船中提过来的。五阳神魔将阇氏送进朱元璋的寝舱,便退了出去。这夜是他带着四个侍卫当值。
朱元璋坐在桌边,桌上已经先摆好了酒菜,他唤阇氏:“你过来,不要怕。”
阇氏垂着头,站在舱中不动。
朱元璋慢吞吞地饮着酒,一边打量阇氏。只见这阇氏鬓发秀美,一张鹅蛋脸更是两颊腓红,一张樱桃小嘴却倔强地微微翘着,更是撩人。她似乎有些怕,又似乎刚刚哭过,一双大眼之中,还含着莹莹波光,使得她那双美丽的大眼中又多了一层韵意。
在战乱年代,这等事也实属常见,不足为奇。朱元璋道:“你过来,陪我喝杯酒。”
阇氏仍然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