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整个修真界,唐宇有一个笼统的认识,他知道这个世界被称作“道源界”,知道在道源界上,领土以“国”为单位被分割,知道在每个修真国中都有许多宗门。
但对寒水宗外,以及寒水宗所处的修真国,唐宇都一无所知。唐宇觉得他有必要知道这些。
不光是需要对外面的格局有所了解,对外面许多事都要了解一二。
于是他再次到传道阁,这次略过外门弟子区,直接去内门弟子区中,将那些除秘籍功法之外的所谓“杂书”挑了出来。
外门弟子区中所有的“杂书”都被唐宇看光了,但内门弟子区的“杂书”他却还没看,这些“杂书”虽然普遍在修士眼中价值不高,但能放在内门弟子区的杂书显然比外门弟子区的“杂书”更珍贵一些。
唐宇将这些“杂书”一次性全部借走,搬到了洞府里。
这些杂书涵盖的范围很广,有介绍修真界一些奇绝险地的,有记录一些前辈的逆天仙缘,有许多高级灵药的图鉴,也有介绍外面世界格局,详细例举一些顶级大势力的游记,总之几乎是无所不包nAd3(
唐宇于是再次开始手不释卷地“啃书”生活。
每天,他都将当天读完的书交给庞,让庞还回传道阁,
上百本书,在唐宇孜孜不倦的攻读下,越来越少,而唐宇头脑里的各种知识却越来越多。唐宇对外面的世界也多了不少的认识。
可其实这些书中,并没有一本介绍了寒水宗所处的修真国,唐宇对寒水宗身处的格局并无了解。当然如果唐宇仅仅是想知道这些的话,只需去问问一些同门或者去询问长老,便能得知。
唐宇之所以要读完这些书,一是因为他确实太闲了,闲着无聊,干脆看书好了。
二来,是他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即便是在修真界也是适用的,多点知识多点见识,总是有用的。
唐宇看得很明白,也许现在他还能继续留在寒水宗,以寒水宗为原点将他的声名扩散出去,但在不久的将来,总有一天他会离开寒水宗到修真界去闯荡,到时这些书本上的知识说不定就能帮他得到一次仙缘造化,或者救他一条命。
终于,几天后,所有的“杂书”又被唐宇看完了。
唐宇还不满足,他知道许多长老都有自己的藏书的,像第一次唐宇去宗主阁,当时李长老怀疑唐宇是“蒙尘体”,便回洞府找来了一本专门介绍特殊体质的古籍,那本古籍就是李长老的私人藏书,传道阁并没有的。
于是唐宇开始去找那些长老们借书,当然只是去找那些关系还说得过去的,唐宇总不至于傻到去和于成安借书。寒水宗除了于成安和那位因对唐宇出手被宗主关禁闭的宋长老,其他长老都和唐宇没什么冲突矛盾,甚至大部分长老都对唐宇表露善意。
吕长老、张长老、李长老……唐宇一个个借过去,只是借几本“杂书”,又不是什么秘籍,几位长老都没有为难唐宇,就将自己的藏书借给了他,唐宇也趁机和几位长老聊两句,话题往往是寒水宗外……
综合从各位长老嘴里得到的信息,唐宇对寒水宗外的局势已经有了不少了解。
寒水宗处在“余州”,而余州仅仅是修真国“荆启国”五州之一。
余州共有三大修真门派,寒水宗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紫罗宗和风灵宗两派,真比较起来,其实寒水宗是三大宗门中最弱的,按理说早就应该被吞并了,但只因为三派中紫罗宗太强,单靠风灵宗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使得风灵宗不得不联合寒水宗一同对抗紫罗宗,这才形成了今天三足鼎立的局面。
“看来寒水宗的处境不太妙啊。”静室中,唐宇皱眉自语道。
这时,赵如牛忽然走进,对唐宇道:“唐师兄,周师姐来了。”
ps:看到大家在书评区的留言了,很受鼓舞,谢谢大家。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