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飘飘洒洒的下着片片白雪,似乎有越下越大的趋势。不过因为刚刚过完年,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走亲戚冒雪往回赶的行人。
“哥,雪越下越大了,你还要去呀?”一个带着花棉帽红棉袄的四五岁小女孩,仰脸问牵着她的一个小男孩。可能是天气冷的的原因,小女孩的脸蛋冻得红彤彤的。
“当然要去了,俺师父说了这练武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持之以恒才能练成。俺师傅还说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什么都做不成。”
小男孩老气横生的学着大人的样子,用他从师傅那里学来的话教育自己的妹妹。
“哦!”小女孩是懂非懂的回答了一句,就不再说话。
“好了,你回家吧!告诉咱妈,就说我去练功了不用等我吃饭了。”男孩把自己的妹妹送了家门口放开一直抓着的小手,消失在了胡同里,只留下小女孩对着空气的回答。
小男孩名叫王旭今年八岁,小女孩叫王箐今年五岁。他们所在的村子叫做关帝庙村,因村子北面有一个不小的关帝庙而得名。
关帝庙村属于鲁省,但却在皖省和豫省的交界处,村东就是国道,所以乡zhèng fǔ、公安局、乡卫生所……这些zhèng fǔ机构也都坐落于此。再加上关帝庙会这里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十里八村的一个集市,前后两条街道每逢一、六都是固定逢会成集的rì子。
而关帝庙会每年举行两次,第一次是正月十三到十五,是迎关帝的rì子。关老爷在民间又叫武财神,所以过完年不管是做生意的、种地的、大人小孩都愿意到这关帝庙拜一拜关老爷。都想着一年平平安安、财源广进。
第二次关帝庙会就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三到二十五,这是关老爷的诞辰。这个时候就会举行一些祭祀,然后连唱三天的大戏。这也是农忙时节难得休息的rì子,拜一拜关老爷希望秋收的时候有个好的收成。
王旭一路小跑来到后街,叫上自己几个小伙伴。几个人就一路嘻嘻闹闹的向着村北的关帝庙跑去。
一群人五分钟后就来到了一个有些破旧的古建筑前,在外墙上面还有新修补的痕迹。其实这关帝庙也是这两年才刚刚修葺了一下,在此之前更是破旧不堪甚少有人来此祭拜。也只有关帝庙村和周边几个村子的零星几个诚心之人来此。
听一些老人说,这关帝庙在以前可是香火不断,鼎盛时期更是扩建了三次。可是在动荡的十年间,大部分的房子都被推倒还田了。要不是当时乡里的一个老领导对关老爷的崇拜有加,现在可能就没有这座关帝庙了。
关帝庙里的道士也都返回了家乡,只剩下老观主和他的四个徒弟,被当时的这位老领导以维护文物为由留了下来。直到改革开放不管是村里还是乡里的领导班子都大换血以后,才对这座关帝庙有所关注,不过也仅仅是关注而已。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一届的领导来了以后,才向市文物局申请了一笔修葺文物的资金,这才有了现在的模样。不过这笔资金也是杯水车薪,只够修葺一下武圣殿的。
不过还好这两年由于乡zhèng fǔ的支持,关帝庙会在九零年重开以后,也有一些发了小财的生意人出过一些钱财。这才把围墙和一些漏雨的房顶给修缮了一下,虽然看起来像是补丁一样,毕竟不是专业人员这已经很不错了。
王旭等人刚走过还带有浓烈油漆味的红sè大门,就看到院子里不少人进进出出的。或肩扛、或手提、或两三人一起抬,移动着院子里的摆设,为过两天的关帝庙会准备着。
“小旭,小胖你们都来了!快去后院吧,观主在等你们。”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在看到王旭几人大喊道。
“知道了,五师兄!”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五师兄,知不知道观主找我们什么事啊?”小胖扭动着肥胖的身子,快速移动的小碎步赶到“五师兄”的身边问道。
“好像是两年的时间到了,这次观主亲自出手。你们运气真好,就是不知道有几人成功。”说起这件事,这位“五师兄”一脸的羡慕。
“啊!?真的?谢谢五师兄,我先走了。”听到五师兄的话,小胖一溜烟就向着后院跑去,他此时的动作和他的身材奇怪的成了反比,其他的几个人都被他甩在了身后。
“小旭,你还不快点!”五师兄看着慢悠悠走到身边的王旭说道。
“我不急,五师兄。反正要一个个来,等我走到了他们也测试不完。急也没有用,先去的不一定能成功。再说了我可没有他们厉害,也不一定能通过测试。”虽然王旭嘴上这样说,但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过通过这次的测试。
“那倒是,那行我先走,希望你能通过测试。”“五师兄说完就往一间偏殿走去。
“我通过了测试,你可是要叫我师叔了!嘻嘻!”说完这句话王旭撒腿就跑,气的“五师兄”在后面直跺脚,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王旭走到后院的大殿里的时候,里面十几个和他年龄相当的小孩已经站成两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分别放着两张桌子,对面坐着两个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