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
I“不知方卿家此来有」女事?”
“回太后,微臣已把禁卫军副统领王华等一干叛贼抓获,还在王华处搜出了一封通敌书信,请太后过目。”说着拿出一封信,递给一个宫女,让她转呈给高氏。
高氏取出里面的信略微过目了下,便重新递给了宫女,赞赏道:
“恩,两位卿家此次做得很好,方卿家听旨。”
“微臣听旨。”
“命你严密监视各王公贵族的行为,如有异常,立刻上报。”
方强地心突然咯噔一下,意识到又要有大事发生了,不敢迟疑,赶紧领旨道:
“微臣领旨。”
“哀家累了,如果没其他事的话,两位爱卿都下去忙吧。”
“老臣(微臣)告退。”傅子房和方强两人行了一礼便转身退了出去,确实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忙呢。
出了慈和宫,方强见周围没什么人,靠到傅子房身边,小声的说道:
“丞相大人,太后她老人家这是何意。”
傅子房若有所指的问道:
“难道方统领不知皇上没有子嗣?“他和方强共事多年,深知其对皇上忠心耿耿,和一些王公贵族交往甚少,而且到时也要得到他的支持,所以才会如此毫无顾忌。
能做上禁卫军统领如此高位,方强自然有他地过人之处,先前只上一时没想到,现在经过傅子房如此一说,稍微一想立刻就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
…… …… ……
听到皇上驾蹦的消息,华建明顿时心急如焚,原本要三个时辰才能走完的路程,硬是快马加鞭的两个时辰就赶到了,大军在京城城下停了下来,刚想让军队就地扎营,城门突然打开了,几个人骑着马从里面奔了出来,当头的是一个一手捧着一道懿与的太当,那太监禾到竿卜前面便下了马,捧着懿旨道:
“太后懿旨,南王接旨。”
华建明带着华天等几人赶紧行至军队前面,跪了下来,对此华天心里是大大的不爽,想他天下第一高手,居然还要给人下跪,真是岂有此理,不过在他看来这差不多也是最后一次了,嘿嘿,至于懿旨的内容他也能猜个大概,无非就是让他老爹带兵入城。
他会这么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当今皇上并没有子嗣,那么继承皇位的人自然是从皇室中挑选而出,作为当今(死了)皇上亲弟弟,太后亲生儿子的华建明无疑是首选,谁叫现在主政的是太后呢。
第二,除了当今太后,现在朝廷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左丞相傅子房,而傅子房和华建明又是亲家,他会支持谁不言而明。
前两个原因都是说华建明是皇位的首选继承人,第三个原因才是为什么要他带兵入城;京城中的皇室成员成百上千,有实力的也有那么几个,而这些有实力的大多都在京城四大营和禁卫军中有点势力,在没有绝对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情况下,即使太后和傅子房都支持华建明,也很难服众。
而这些又都是在他的策划下产生的结果,早在第一次进宫给皇帝老子下跪时他心里就非常的不爽,从来都是别人给他下跪的,何时轮到他给别人下跪了,后来因为无法把藤原美香带在身边,更是让他恨得牙痒痒的,从那时起他就在想着怎么才能把帝国最高的存在——皇帝也踩在脚下,可想了很久,却没有一个办法是行得通的,如果单是他自己,那事情倒是简单,等自己武功达到天下无敌境界的时候,直接不鸟华建兴就行了,只是他还要考虑到他的父母家人。
正在他都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时,华建阳的造反让他想到了这条毒计——如果自己老爹坐上了皇帝,那自己还不是可以横着走,不用再受约束。
不爽归不爽,还上跟着其他人齐声呼道: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太监展开懿旨,用鸭公般的声音念道:
“太后有旨,当今皇上不幸驾蹦(我也不知道圣旨要怎么写,这样应该差不多吧,嘿嘿),哀家悲乎,万民悲乎……现一切皆以国丧为先,不宜立即和叛军开战,故特命南王带兵入城,驻扎于禁卫军营地,以免给叛军有可趁之机,钦此。”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