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后下了懿旨,在国丧期间不宜走动挑起战争,所以虽然京城中的实力现在已经和城外的相差不多(不算是白虎军团),但还是采取了防守之势。
而皇帝驾崩和王华这张培养多年的王牌败露的消息也早就传到了华建阳的耳中,在大发了一阵雷霆之后,不得不开始为以后的做起了打算。
现在原本的依仗已然全部化为乌有,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攻下京城,但希望渺茫不说,如果要攻下,那也必定不是断时间内可以办到的,时间根本就不允许。
西边的玄武军团有朱雀军团阻击,情况还好点,但阻击西北的麻麟军团和东北的青龙军团的只有冰雪国的两部处于劣势的人马,也许再过几日便可突破防线,直Сhā京城,到时自己丹想撤退都晚了,他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在华建明未到达京城之前,下定决心,一鼓作气的拿下京城,尽管这样损失严重肯定是再所难免,但也总比现在这样子强。
他想过趁着华建兴驾崩,朝廷无主和各王爷争夺皇位之机,派一些奸细进京城收买人心,以为内应,可从他兵临城下那天起,京城九门便全部关闭,不许进,也不许出,当初和王华联系也都是在夜晚,用强弓把书信照准方位射出城,或射进城来,也正是因为这种通讯方式的危险性(随时都可能被巡逻人员发现),使得联系非常的不方便,导致双方之间在对应的部署上不能很好的协调,直至迟迟不能行动,最后更是计划还没有开始就以失败收场。
京城之中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淘汹涌,凭借着德王华文远几十年来积累的威望,经过几天的走动,已经有五层的皇室成员和一些自知没有希望登上皇位的王爷,还有一部分的朝中大臣站在了华治胜那边。无形中华治胜的势力又得到了很大程度上地增强,而他也许是知道禁卫军没什么希望,便把精力都用在了拉拢‘玄“地,二营身上,其中的手段虽然不知,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地,字营统领贺明已经隐隐有向他靠拢的迹象。
相比之下,华建明就有点吃老本的嫌疑了,在那天和华天亨量过后。隔天他又找来了傅子房,方强等几个”:腹天臣明确的不明了自己的态度,其间还简单的说了下白虎军团地工,让几个层本迷封形絮寸点担忧的大臣顿时又是意气风发。
国葬之后便是新皇登基之时,在如此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为了确保万无一时,他还是亲自登门拜访了‘玄,字营安统领,在得到他‘必要时候愿意出手帮忙的回答后,才满意的离开了。
至于皇室成员的支持虽然不是最重要地,但什么事都是名正言顺的好,所以在这点上他也做出了努力,奈何他自成年后便被封到了江南,在皇室之中便没有太多的关系,就算有几个。也多是儿时的玩伴,最后只有四成左右的皇室成为表示支持,就这还多亏了他头上顶着顶先皇亲弟弟和当今太后亲儿子的帽子。
德王府内
在一间书房里,正坐着三个人,分别是德王华文远,兵部尚书华治胜和刑部尚书黄有为,此时只听华治胜得意洋洋的说道:
“父王,我刚才去了趟贺明府上,虽然刚开始时他还有点左右摇摆不定,但在给他许了事成之后兵部尚书的位置之后。最后还是答应了,现在我们有‘夭“地“黄,三营在手,又都是精锐之师,单就兵力上来说,已经完全可以和华建明抗衡了。口多,他有那老太婆在背后撑腰也不见得就能压我一筹。”
华文远看了眼身在高位多年,却改不掉毛躁狂妄性格地儿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本身并没有什么野心。不然以他二十年前在朝中的势力和皇室中的威望早就造反了;这次华治胜野心勃勃的想夺取皇位他劝导无果之下也只好尽自己所能出力了,毕竟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你看问题就不会考虑下全局吗,没错,你现在的兵力上是和华建明有一较之力了,但你有准备,人家就没有准备,刚才父王得到了消息,午饭时华建明去了趟安国邦(‘玄,之营统领)府上,虽然不知道他们谈得怎样,但据监视的人说,华建明出来后神色不错,想来结果应卜。他满意,坏有,你别以为太后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最缘曳,曰谁来当还得需要她的点头,不然就算你强行登上了皇位,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各省总督必定不服,到时候各行省和镇守边疆的军团轻地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重的可能直接起兵讨伐,你以为想当这个皇帝就这么容易吗,。当……”顿了顿,喝了口茶稍微平息了下气喘,又道:
“而且城外六十万大军正在虎视眈眈,外患都还没解决就想着内斗,如何能成大事。”
华治胜被自己父亲说的面红耳赤,想反驳又找不出理由,只能低下头去,看来华文远的威信不只是对外,对自己的儿子家人都是很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