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求师拜东方
海潮 著(版权所有 盗窃必究)
电话 13641017356
第一部:
《大清传奇》
第 28 章
荒野隐士,怠慢远客。
又等了半个时辰,门开了,一位老者拄仗出门,黄光烈道:“此人必是东方珂无疑。”便上前施礼道:“是东方先生吗?”那老者道:“客官,认错人了。少时,小童便来请。东方珂向来既不迎客,也不送客。凡是老友,都不见怪他。”老者拄仗而去。
熊狮道:“我进门去,把那东方珂唤出来,让他来迎皇上。”说着就往门里闯。康熙道:“不可卤莽,我们是来礼访讨教的,又不是来打架的,等候一下何妨。”熊狮很不服气道:“是什么人?这么大的架子?”
门又开了,小童儿道:“黄大人,师父请你们书房用茶?”黄光烈道:“多谢多谢。”遂转身对康熙道:“少爷,咱们底细看来瞒不住他。”众人跟随小童,穿过花园小径,直达后院。小童将客人请入书斋。吴六奇、熊狮自在门外守侯。
这书斋很是雅致,主人藏书之丰,饶是黄光烈这位当世硕儒,其家藏书籍也无出其右。一些绝世孤本,在这书斋中竟能见到,这是黄光烈大为震惊。“贵客远来,多有怠慢。请恕罪,老朽上了年纪,就不行大礼了。”东方珂话中之意,已经说的明白,他知道是皇帝来了。黄光烈引康熙见过东方珂,还了礼,在右边方椅上落座。黄光烈道:“不速之客,上门相扰,请先生多加海涵。”
东方珂道:“昨夜梦游凌宵殿,今日又至卧龙坡。铁鞋一行远来友,叩门自是云中客。黄先生这大手笔,令村夫汗颜。荒野之地,龙行虎至,得蒙下顾,如沐春风,不胜荣幸之致。”这东方珂一向很少恭维别人,也不喜别人恭维,今日自比村夫,言语虚怀,又对皇上驾临大抒其情,这是至为少见的。
黄光烈原以为,这位东方珂必定有夺人之貌,当是鹤发童颜、松竹伟岸的人物,今日一见,竟是位六十来岁,其貌不扬的精瘦老头儿,实在看不出有何超凡之处。
书斋内还有两位高朋,两人也是书生打扮,一直端坐不语。这两人穿着衣装倒很讲究。右首这位,穿一件崭新的淡兰色秋夹袍,上身套棕色盘扣丝绸坎肩,足穿灰色千层底布鞋。五十来岁年纪,脸阔额方,神气出尘。左首这位,穿一件酱色长袍,上配一件淡色夹袄,平肩紫铜吊扣,长袖纶了,漏出雪白软缎袖头,右手拇指上挑着一只和田玉扳指,装饰华贵又不失儒雅,也大约五十岁光景。东方先将两位高朋引见给黄光烈和康熙。方知右首这位是岳阳楼书院主事陆文杰,湖南名士。左首这位是济南名士齐翰,现在德州首富王家作西席先生。
一番虚礼后,书童献上茶来。这茶具十分讲究,正宗宜兴紫砂茶池中,五盏新茶杯,清洁素雅。书童依次向客人奉茶,袅袅茶香扑入鼻孔,沁人心脾,不用品尝,就知道这壶茶是用雪水烹制的桂花茶。那时,“青梅煮酒,雪水烹茶”盛行一时,书香之家,在冬季大雪之际,将干净的雪存入水缸之中,储蓄家中窖内,有贵客临门时,取雪水烹茶待客,一表敬客殷切。就是现在,不少地方遗风尚在。
“好茶!”陆文杰赞道:“许久没有饮到这么好的茶了,只是未尝出此茶产自何处?”东方道:“此是村夫植于本地的新茶,名曰:蓬莱春。原产于青岛崂山,数年前,有朋友自青岛来,托他带来数十株茶苗,选了一片净土试种,竟得此茶。”
黄光烈道:“大凡名茶,多产于江南。东方先生,开北方植茶之先河,世上又多了一种茗品。南茶北移,敢为人先,奇思妙想,实为敬佩。”又细细品了一口,道:“堪称茶中上品,大有味道。”
东方道:“村夫久居荒野,性若野鹤,素来不喜循规蹈矩,常做些荒诞不经之事。黄先生非但不笑我荒唐,还大加溢美,看来村夫又遇到一位知己。”
康熙道:“古人云,法不可古,法可生法。先生以茶论事,说明了这个道理。”东方见康熙有此悟性,甚为惊讶,心道:“这小皇帝果然天资非凡,神聪无比。”只见他双目如炬,将康熙五官印堂,相貌三秩,审视了一遍,讶然自语道:“奇哉!有此一帝,爱新觉罗氏可保有三百年江山,我当助之!”于是道:“上公子于品茶之中,能悟到这一层道理,村夫始料未及。难得,实在难得!”
东方转了话题道:“齐翰兄,贵董王邦龙,此前零星有所耳闻,知其乃是商贾世家,在前朝做过外任首辅,明亡以后,弃政从商。为了隐身,由南京迁往德州,乐善好施,口碑素著。更兼有良田百顷,富甲一方,在北京、天津、济南以及江浙一带都设有商号,足见持家有道,生财有方。据说,令徒也是位难得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