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畴道:“莫非你就是当年天竺山起义的领袖黄一山,还有两位首领是辛百水、杨广田。号称“迎来山水田,百姓过大年”,晚生那时还在童年,就知道三位的赫赫大名了。”
一山道:“往事休再提了。昨日,李自成来到庙中,说,他也大彻大悟,让老衲转告你,他此去便遁迹空山,永不再出江湖了。这也是你行的一件善果。”
洪成畴道:“他若能醒悟,真乃苍生之福啊!他杀了一辈子人,若能忏悔罪恶,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想来,人这一生,争来争去,到头来,无非是一堆枯骨,一坯黄土!”
一山道:“所言甚是,可是,很多人一生都不曾参透这禅机,徒劳无益。”这时,两个小和尚献上茶来。一山喝了一口茶,道:“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香山叶红时。世上之事了未了,天台有缘两皇帝。”洪成畴不解其义,问道:“法师所言何意?愿聆指教。”
一山道:“天台寺佛缘广大,有缘两代皇帝来此出家,老衲能够主持为他们带发剃度,益有荣焉。”洪成畴道:“是那两位皇帝?”一山道:“一位是顺治皇帝,另一位就是当今圣上康熙了。”一山便把顺治出家天台山的缘由讲给洪承畴听,洪成畴那时正在南方领兵打仗,对此事并不知情。
顺治十八年,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独断专行,顺治皇帝和多尔衮的矛盾日益激化,两人经常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多尔衮欲废除顺治,另立新君。值此朝廷风波骤起之时,为了稳定朝廷局势,化解大清危机,保住顺治皇位,孝庄皇太后委身相许,答应下嫁多尔衮。当时,顺治和多尔衮势同冰火,必须有一人做出妥协,孝庄皇太后思之再三,决定让顺治暂避多尔衮的锋芒。那时顺治哮喘复发,喘的十分厉害,需要医治,经过光空和尚推荐,顺治便来到香山天台寺带发出家。
初冬的香山,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置身万紫千红,流光溢彩的香山林中,远离喧嚣嘈杂的街市,漫步在蓝天白云之下,清风拂面,美景含情,不禁令人心旷神怡,幻若身在天宫仙境一般,陶然如痴如醉。
那时,香山周围寺庙众多,有“一山、二水、十八庙”之说。得悉顺治皇上来香山出家的消息,各寺僧侣无不如沐春风,笑逐言开。天子皈依香山佛门,轰动天下,香山各寺的僧众更是居以为傲。
孝庄皇太后让顺治帝出家,一者是为了给顺治医治哮喘。香山空气新鲜,环境幽静,是个修身养性的极好所在,对他强壮身体十分有利。二者暂离宫廷,避免与多尔衮直接冲突,反目成仇,保全皇位。三者佛门佛法,博大精深,玄机禅道,对经史治世颇有裨益。经过咏经颂佛,空门参禅,消除浮躁,身生静气,将来才能当的一个好皇帝。皇太后良苦用心可谓一举三得。
其时,顺治的哮喘十分厉害,身体极度虚弱,刚入寺之时,犯病时憋的脸色涨紫,一副痛苦之状,一山用秘方施治,经过数日调理,哮喘即愈。宫内御医都无能为力之疾,一山和尚竟能药道病除,简直让顺治感激信服的五体投地,他对一山道:“都说香山是风水宝地,寺中僧侣藏龙卧虎,朕独不信。今日的大师妙手回春,方知此言不许,大师真乃世外高人也!”一山道:“此老僧小可之技耳,皇上之疾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心,心疾未除,后患无穷。”顺治道:“朕之心疾,还请师傅施治!”一山道:“心病还许心来医。老僧有一秘方,皇上可要诚心诚意照方去做,坚持以恒,假以时日,便可治愈。”顺治急切道:“师傅快教我如何去做?”一山道:“今日天色已晚,早些安歇,明日再说吧。”口念佛号,出门去了。
顺治是个急性子,巴不得立刻得到一山治病之方,一山法师却一点都不着急,顺治那里能睡得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夜未眠。天刚麻麻亮,他便起了床,急急火火去找一山和尚,可是,一山正在做早课,闭门谢客,顺治只得离去。第二天他又去拜见一山,小和尚告诉他,一山给他留下一封信。小和尚性子极慢,说道:“等我将这串佛珠串起来,就拿给你。|”说罢,一粒一粒地串佛珠,那佛珠一串足有上百粒珠子组成,小和尚半天才串一粒,一个时辰也串不完,顺治一把抢过来道:“我来帮你。”两人速度快了一倍,一会就串完一串佛珠。可是,小和尚将佛珠拎在手,摇摇头道:“皇上,你看这佛珠有大有小,理应先大后小,由大至小排列才对,这样胡乱串了,师傅回来看了,非要罚面壁三天。”顺治道:“那怎么办?”小和尚道:“没有办法,只有拆了重串。”顺治道:“重串?你把信给我拿来,看师傅写了什么。回头,你自己慢慢串吧!”小和尚道:“师傅说,这串佛珠是送与你的,他吩咐让你自己串起来,然后才能把信给你。你反倒想偷懒,我也不管了,师傅回来问,可甭赖我没告诉你!”顺治无奈,只得重新返工,这回不再马虎,一粒一粒由大至小串佛珠。用足两个时臣工夫,总算串完了。拿去让小和尚看,小和尚吃吃笑道:“算你过关。”便将一封信给了顺治。
顺治拆开信看,只见信中有一行字,上写:将《金刚易心经》抄写十遍。顺治心想:“这老和尚,故意练我。”没办法,既已皈依佛门,不得不听师傅的。回到住处,找来一本《金刚易心经》,一笔一画认真抄写,整整抄了十天,才把《金刚易心经》抄写完。
顺治将抄写完毕的《金刚易心经》拿去见一山和尚,道:“师傅,我已将《金刚易心经》抄写完了。请你传我医治心病的秘诀吧!”一山笑道:“这医治心病的秘诀就在《金刚易心经》之中,你认真抄写,自然会悟到秘诀。回去继续抄写吧。”言罢入定,默然不语。
日复一日,顺治天天抄写《金刚易心经》。渐渐的他的浮躁气没有了,代之以冷静沉着,举止行为,心绪不惊。又过了数日,一山来到顺治居住的禅房,道:“皇上,你的心病已经不治自愈了。”顺治恍然顿悟,道:“多谢师傅指点,《金刚易心经》让我受益终生。”
顺治在香山出家已经半年了,孝庄皇太后说服了多尔衮归政,他答应只做大清的皇父摄政王,让顺治亲理朝政。春天到了,香山披上了一身新装,满山的绿树红花,一望无际,分外迷人。顺治脱了袈裟,穿上龙袍,对一山感慨道:“朕躬还俗日,香山又一春。佛门得禅道:金刚易心经。”一山附和道:“天台寺门里,我佛大慈悲。送君回金殿,宝刹少一人。”
一山怅然道:“可惜,顺治皇帝英年早逝。若他健在,每年都回来寺里进香。”说到此处,一山好不悲伤。
洪承畴听了一山叙述了顺治天台寺出家的往事,对一山愈加敬重,道:“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大师何以知之,康熙皇帝也会来天台寺出家。”一山道:“非是老衲先知,只因东方是一奇人,见微知著,料事如神;察影观形,言必有中。我对此人至为佩服,他说的话十有九成。”这时,小和尚忽然来报:“师傅,太皇太后来寺里进香了。陪同而来的有直隶省、府大员和各分司道台,香山十八寺庙主持也随来侍驾。”一山道:“快,恭迎太皇太后!”整好袈裟,慌忙下山出迎。
洪承畴暗自惊叹:“东方珂,果然奇人,这一卦他又算着了,大清幸得此人,无忧矣。”也整衣正冠,迎了出去。
正是:察影观形有妙算,料事如神是奇人。荒村野夫东方珂,师佐康熙做明君。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0